国美,苏宁引导了中国10年的卖场文化,淘宝,京东在网络又引发了卖场选购热。但是这些都比不过苹果的来势汹汹。苹果打造了自己的帝国,从卖场中挣脱出来,开辟了自己特有的营销渠道,多普达的专营店也相继建立。手机行业开始摆脱卖场。那么作为卖场文化的先驱——电视行业何时走出卖场?
卖场文化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卖场文化的特点:产品的同一性和消费规模,并且价格成为了第一竞争力。
       卖场文化的缺陷:价格优势引导了低成本和价格战,由此直接导致企业追求低成本,创新经费投入过少,产品更新速度不快。面对存货,新产品研发速度慢。
       卖场文化的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财富积累最旺盛的三十年,同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家用电器追求完备,产品差异不过多渴求。处于只求数量(品牌依赖)不求质量(性能区别)的购买阶段。卖场文化由此兴起。
苹果帝国兴起的时机和未来
       苹果兴起的时机:世界工厂中国的制造能力让世界迅速普及了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等家用电子产品。摩托和诺基亚几乎把手机普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全民手机普及后寻求质量革新,这便创造了苹果兴起的时机。诺基亚追求成本无力创新,败退的摩托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最终把握发展时机用智能手机复活。而苹果痛宰诺基亚坐上手机领域头把交椅。
       苹果的未来:告别卖场,追求质量,追求创新,那么苹果的营销对象应该是中高层消费群体,这个群体拥有充沛的休闲时间,苹果未来最大的价值体现和用户依赖就是开发软件消磨用户的休闲时间。小说、游戏和微博是当下手机用户最大的精神依赖。如果手机趋同性又将面临卖场的冲击。如何开发新运用将决定手机的未来。
电视行业面对苹果的革命该如何走出卖场
       电视行业只要一天呆在卖场就无法摆脱价格营销,这好比绿色蔬菜只要呆在超市就无法摆脱对比后的舍弃。电视行业如何走出卖场?如何从质量上改变?15年前长虹一个开机的大喜字开启了长虹的营销神话。十五年中电视行业除了价格战和液晶革命几乎没有一个好的营销策略。家用电器下乡只能看做为一次大倾销。
       现代都市社会流动性大,大城市太多人把工作剩余时间消费在路上或者户外,小城市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公共场所或者聚会,电视对于家庭而言更多成为了摆设。但是电视的功能不能忘记,通过活灵活现的视频做宣传。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讲述爱恨情仇,这两点正是电视的特性。家庭无法体现这一点,那么公共场所,专营店是不是将成为电视的消费主流。
       用体育用品谈专营店电视的使用价值,不可否认每一个体育爱好者对体育产品的性能了解一二,反之迫于社会现状,销售工作流动性大,专营店的店员对产品了解程度参差不齐。通过店内电视宣传产品,不仅消费者更能够了解产品性能,并且也能提高店员的素质和信息收集。每一个运动生产商不再拘泥于中央台那十秒宣传时间。如何制作自己优良的宣传片成为重点。
      电视的画面吸引力可以成为酒吧,饭店,饭堂的营销策略。饭店和酒吧都脱离不了消费向心力。而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也能促成这种消费向心力。nba的精彩画面能够拉动多少青春男儿。饭店能够利用体育节目的观赏性让部分食客成为消费主力,从而带动饭店的人气。
电视的功能在私密空间淡化,所以电视应该更多走进公共领域。让电视焕发新活力。电视网络化是一个手段,但是看看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只能说网络化依旧孤立了受众。电视节目公众化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