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7-25 21:09:14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5 15:1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生产论和成本论的基础,当然拥有很高的“理论地位”
请问哪部经济学文献将其作为“生产论和成本论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0:44:24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5 21:03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5 15:15 就象那个花了五个消费者偏好公理而得到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一样,“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作为消费者偏好论的基础也拥有很高的“理论地位”。否则,一般均衡理论何以存在?
(1)请参见一般均衡存在性证明的假设。
(2)“边际替代率递减”一般对应的是偏好的凸性,它并不需要上升到所谓“规律”的地位。另外,从凸性理解,更一般。
(3)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以及对消费集不很特殊的要求,就足以保证偏好存在“效用函数表示”了。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本质上是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变形。只是序数效用论通过制定五个消费者偏好公理来间接表述而已。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消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而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中,无非是说,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需要更多的这种商品来替代其它商品;反之,对其它商品来说也是如此。因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这种表述似曾相识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逻辑!只不过,“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没有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样幸运地有心理学上的支持,直到现在还在苦寻实证数据的支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0:51:4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5 21:09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5 15:1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生产论和成本论的基础,当然拥有很高的“理论地位”
请问哪部经济学文献将其作为“生产论和成本论的基础”?
我想,这不需要翻遍所有的经济学教材,就可以看到这些教材在论述生产论和成本论时无不是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假设前提的。对于初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教材,本人推荐人大已故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有时候,过于沉迷于数学的形式逻辑中,会更丧失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洞察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00:30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0:44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本质上是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变形。只是序数效用论通过制定五个消费者偏好公理来间接表述而已
首先,偏好论中,若偏好存在效用函数表示,则可以定义一个trivial的概念“效用”与“边际效用”。

但这时,“边际效用是否递减”完全无关紧要。

可见本版中的相关讨论。

所谓“边际替代率递减”,涉及的核心概念是凸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01:33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0:51 我想,这不需要翻遍所有的经济学教材,就可以看到这些教材在论述生产论和成本论时无不是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假设前提的。对于初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教材,本人推荐人大已故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有时候,过于沉迷于数学的形式逻辑中,会更丧失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洞察力。
如果真地想学学微观经济学,至少该看看Varian的原文教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02:51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0:44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消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而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中,无非是说,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需要更多的这种商品来替代其它商品;反之,对其它商品来说也是如此。因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这种表述似曾相识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逻辑!只不过,“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没有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样幸运地有心理学上的支持,直到现在还在苦寻实证数据的支援。)
同样的说法,我不想再重复了。

(本版中至少有两个主题的帖子组中已经阐述过相关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05:24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5 14:04 不过,这也居然没有影响到大家讨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解释力”的热情!请看空谈般的讨论过程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44483-1-1.html
不知道你是否真地认真看了,并且看懂了里面在讨论什么。

经济学为什么愿意引入凸性。

“边际”的种种说法,对于保证规划有解,一般还远不够。

还围绕着“边际”的字眼打转转,实在对学习微观经济学没有什么帮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07:37
好吧,本人首先感谢sungmoo论友的指点,相信我俩已经将各自的观点陈述清楚了,对于sungmoo在本贴中的回贴恕本人不再回复。但是,还是希望有论友提供有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实证资料,以便本人进行学术研究,谢谢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11:13
一个各二阶偏导数恒正的实函数与一个各二阶偏导数恒负的实函数,完全可能表达相同的偏好。

从集合的角度从整体上把握偏好(或限定偏好的性质),比把握所谓“边际”的种种说法,要更简洁、更全面、更严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1:14:52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6 11:07 好吧,本人首先感谢sungmoo论友的指点,相信我俩已经将各自的观点陈述清楚了,对于sungmoo在本贴中的回贴恕本人不再回复。但是,还是希望有论友提供有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实证资料,以便本人进行学术研究,谢谢先!
本人相信,楼主不知道本人在对楼主说什么。

只是忠告一句楼主:还在所谓“边际”上打转转,学不到什么“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当然,楼主可以据此不断地去批判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2:13:00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6 11:11
一个各二阶偏导数恒正的实函数与一个各二阶偏导数恒负的实函数,完全可能表达相同的偏好。

从集合的角度从整体上把握偏好(或限定偏好的性质),比把握所谓“边际”的种种说法,要更简洁、更全面、更严密。
我认为,边际效用(先不涉及收益)可以解释为偏好程度的变化趋势,或“序”的增长速度。目前偏好理论没有很好研究这方面的内容。而这对于经济学是很重要的。
如果A、B、C之间的偏好关系是在稀缺范围内随着消费单位单调变化的,C好于B好于A,则边际效用递减告诉说,“好于”的程度是随着消费单位的增长递减的。这并非不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2:23:01
ruoyan 发表于 2009-7-26 12:13 我认为,边际效用(先不涉及收益)可以解释为偏好程度的变化趋势,或“序”的增长速度。目前偏好理论没有很好研究这方面的内容。而这对于经济学是很重要的。
“偏好程度”是偏好论中没有定义的概念。或者说,偏好论中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多种“边际效用”的变化情况,都可以表达同一偏好,所谓“程度变化”也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效用”与“边际效用”有了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3:53:58
对于同样两类物品,当偏好集合包括了多比少好也包括了少比多好这样的情况,就要考虑在什么时候是转折点,是否在接近转折点,在以什么速度接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7:44:53
消费者均衡里的MU就可以理解为序随X的变化率,偏好理论明明在用MU却为什么不解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3:38:55
ruoyan 发表于 2009-7-26 17:44 消费者均衡里的MU就可以理解为序随X的变化率,偏好理论明明在用MU却为什么不解释呢?
哪本书里告诉你是这么理解的?

什么叫“序的变化率”,它有什么意义吗?

以实数表达序,并不表明序就需要有“变化率”——即使有,它也不是唯一的。非唯一的东西,有什么理论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3:40:44
ruoyan 发表于 2009-7-26 13:53 对于同样两类物品,当偏好集合包括了多比少好也包括了少比多好这样的情况,就要考虑在什么时候是转折点,是否在接近转折点,在以什么速度接近。
你如果想用偏好的“效用函数表示”来定义“速度”,这种速度完全可以是不唯一的,或者是不确定的。

这样的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1:10:55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6 23:38
ruoyan 发表于 2009-7-26 17:44 消费者均衡里的MU就可以理解为序随X的变化率,偏好理论明明在用MU却为什么不解释呢?
哪本书里告诉你是这么理解的?

什么叫“序的变化率”,它有什么意义吗?

以实数表达序,并不表明序就需要有“变化率”——即使有,它也不是唯一的。非唯一的东西,有什么理论意义吗?
书里有就好了,问题是书里只有MU,并以此作为消费均衡的解释,可MU本身不给经验性解释。
你解释一下:这里的MU什么意思。别说是偏导数,要的是经验解释。
如果U(X)是序值(序效用值),MU怎么不是这个序随X的变化率?如果没有意义,U这个序值也没有意义。除此,消费者均衡还有其它表示吗?如果MU没有意义,消费者均衡的意义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3:14:14
ruoyan 发表于 2009-7-26 17:44
消费者均衡里的MU就可以理解为序随X的变化率,偏好理论明明在用MU却为什么不解释呢?
请允许将本人发表的观点总结一下,贴出来以支持您的观点。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消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而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中,无非是说,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需要更多的这种商品来替代其它商品;反之,对其它商品来说也是如此。

因此,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表现为序数效用论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序数效用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本质、内容和基础。

同样的逻辑!

从微观理论来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减。而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中,当劳动投入不断增加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减少,劳动的效率降低,从而需要更多的劳动来替代资本才能保持总产量不变;当资本投入不断减少时,其边际产量不断增加,资本的效率提高,从而只需要较少的资本来交换劳动就能使总产量不变。因此,在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可以变动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就表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高级微观理论大多只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但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应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实证性的本质、内容和基础。

只不过,“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没有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样幸运地有心理学上的支持,直到现在还在苦寻实证数据的支援。但是,奇怪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居然被很多教材或论文当作理论前提来接受,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治学态度了,也不得不令人质疑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7:58:16
ruoyan 发表于 2009-7-27 01:10 消费者均衡还有其它表示吗?如果MU没有意义,消费者均衡的意义在哪里?
不是还有Edgeworth盒吗?

“序数变化率”没有意义,不意味着“消费者均衡”没有意义——这里不过涉及凸规划的简单应用。

到现在,ruoyan还不甚理解偏好论——你总是先入为主地把基数效用的观念带入进来。

我用实函数表征一个偏好,你便说可以用该实函数计算“序数效用”的“变化率”。

以前说过n遍了,这个实函数,叫不叫“效用”,已经完全无关紧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09:37
为了避免一些人的误解,这里还需要补充解释几句。

简单说,给定一个偏好,如果它有效用函数表示(则它有无数种效用函数表示),如果给定约束,存在唯一的消费者均衡,那么,无论采用哪个(可以表征该偏好的)实函数表征这个偏好,所求得的消费者均衡都是唯一确定的,然而,如果要用这里的“实函数”去定义所谓“序的变化率”,这种“变化率”的取值却不是唯一的(因实函数的具体形式而异)。

简单说,如果你不想“投机取巧”,仅根据偏好的定义(不引入效用函数表示),利用集合的关系,也可以求出消费者均衡(如果均衡存在),只不过比较麻烦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16:44
所谓的“无差异超曲面”,无非是消费集上的“等价类”。

各“等价类”之间的“变化率”,又该如何定义呢?

偏好论中,引不引入所谓的“变化率”(且先不谈它的意义是什么),消费者均衡问题都不受任何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17:40
ruoyan如果还执拗于偏好论中的MU,可以说,还不懂偏好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18:19:28
wei8qi8 发表于 2009-7-27 13:14 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表现为序数效用论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序数效用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本质、内容和基础。同样的逻辑!
请参见“凸偏好”的定义,并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1:53:05
在此贴中,本人主要是在苦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实证数据的支援。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被很多教材或论文当作理论前提来接受,如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未经实证而应用,不仅是微观经济学理论致命的缺陷,而且,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治学态度和理论基础的科学性而言,也将有相应的质疑。

所以,敬请论友们在回复时注意所述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2:38:59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7 17:58
ruoyan 发表于 2009-7-27 01:10 消费者均衡还有其它表示吗?如果MU没有意义,消费者均衡的意义在哪里?
不是还有Edgeworth盒吗?

“序数变化率”没有意义,不意味着“消费者均衡”没有意义——这里不过涉及凸规划的简单应用。

到现在,ruoyan还不甚理解偏好论——你总是先入为主地把基数效用的观念带入进来。

我用实函数表征一个偏好,你便说可以用该实函数计算“序数效用”的“变化率”。

以前说过n遍了,这个实函数,叫不叫“效用”,已经完全无关紧要。
可以不用“效用”二字,就说实函数,一个实函数值对X的变化率是什么经济涵义?这总是偏好论本身的内容吧?
Edgeworth盒没有表达价格给定下的消费者均衡吧。另外按偏好理论,这个盒能得出唯一一个均衡点吗?另外有个帖子问过这问题。
一个没有任何基数概念的学生,遇到由偏好论推出的MU,还是消费者均衡条件的一个因子,不会问“这代表什么”么?老师总要给解答吧?而且重要的是老师还不许用“边际效用”来解答,因为那是基数效用的概念。我想知道,老师如何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2:51:41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7 18:17
ruoyan如果还执拗于偏好论中的MU,可以说,还不懂偏好论。
懂的给出解释啊。MU写在那里呢,我想装懂都难。
请聪明的懂的学生们解释一下,MU的经济涵义(不是数学意义)是什么。MU/P被认为是收入的边际效用,如果不用“边际效用”这个基数效用词汇,还可以用什么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1:59:38
支持楼主求真精神。
我看Stiglitz的书里,有边际回报递减,以农产品生产为例,劳力的投入在固定的地块上其回报是边际递减,这应该是可以想象地到的。边际恒定,没有举例。还有边际递增,比如收垃圾公司,从以前的五户人家收一户,到五户人家全收,这时产出增加到五倍,可是由于收垃圾的距离缩短到5分之一,这时并不需要增加到五倍的人工,所以反而节省人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7:28:31
ruoyan 发表于 2009-7-27 22:51 懂的给出解释啊。MU写在那里呢,我想装懂都难。请聪明的懂的学生们解释一下,MU的经济涵义(不是数学意义)是什么。MU/P被认为是收入的边际效用,如果不用“边际效用”这个基数效用词汇,还可以用什么表达?
不过是优化问题的Lagrange乘子而已。这个所谓的“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的确是个多余的概念。

稍高级一些的教材,不会刻意强调这个所谓的“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7:37:13
ruoyan 发表于 2009-7-27 22:38 可以不用“效用”二字,就说实函数,一个实函数值对X的变化率是什么经济涵义?这总是偏好论本身的内容吧?
Edgeworth盒没有表达价格给定下的消费者均衡吧。另外按偏好理论,这个盒能得出唯一一个均衡点吗?另外有个帖子问过这问题。
一个没有任何基数概念的学生,遇到由偏好论推出的MU,还是消费者均衡条件的一个因子,不会问“这代表什么”么?老师总要给解答吧?而且重要的是老师还不许用“边际效用”来解答,因为那是基数效用的概念。我想知道,老师如何解答?
(1)一个集合的各等价类之间的“变化率”,经济学上,如果你认为有意义,它(实函数的变化率)就有意义。

如果变化率因实函数的形式不同而不同,引入这一变化率的目的又是什么?充其量,只能叫该实函数的变化率,但不能将其换称为“偏好的变化率”。

(2)如果Edgeworth盒的原理你能明白,“价格给定下”的问题不就更容易了吗?

(3)退一步说,即使还使用“边际效用”,它也不是“直接效用函数”的,而是“间接效用函数”的。

(4)再退一步说,即使你想定义所谓“变化率”,你也必须声明这是针对(也只能针对)某一实函数而言的——但不能称其是“偏好的变化率”。采用别的实函数,你可以得到别的“变化率”,但是均衡的解(如果存在的话)不会变化。我们这里关心的是解,而不是什么“变化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7:44:38
ruoyan 发表于 2009-7-27 22:51 MU写在那里呢,我想装懂都难
再简单点说吧。

如果你还想把MU的意义发扬光大(从而把U的意义发扬光大),请事先明确声明你使用了哪个U(只有这样,MU才有确定的意义)。

U不同,偏好还是相同的(也必须相同),解的情况是一样的(也必须一样);但MU是不同的,你对MU的解释必须明确你是根据哪个U的。

但是,不要把MU称作“偏好或序的变化率”。

一句话:我能用一个实函数来表征偏好,并不表明,我可以说该实函数就是该偏好本身。

(你可以计算这个实函数的变化率,但你并不可以说,这个变化率是“偏好的变化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