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9038 72
2016-12-29

笔者是西北地区某高校一名普通高校教师,最近在知网搜集资料时,意外发现一起抄袭大案,两篇文章从摘要到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粗略看起来,相似度高达90%以上!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刊登这两篇文章的刊物都是业界顶级期刊,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中央级学术刊物《国外社会科学》(双月刊)系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一个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性学术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月刊),该刊为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还有一处令人诧异的地方是,这两篇文章发表时间太过接近,以至于很难判断到底是谁涉嫌抄袭!

现在,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两篇文章。首先,上知网截图:

图片1.png

通过知网引擎搜索,很容易搜到这两篇文章,和发表日期。前后间隔一个月。 图片2.png 图片3.png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单位,看得出来肯定是两个人,不存在同一个人用不同的名字一稿多投。张文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6期,郭文发在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由于是月刊和双月刊,故张文的实际发表时间比郭文提早一个月。两篇文章的摘要部分,看起来也十分相似。

图片4.png 图片5.png

在看内容,张卫的作者信息显示其为清华大学博后,华中师范大学讲师,可谓是高材生。这篇文章显示是受到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资助的。

图片6.png

    郭佳楠的作者信息显示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那么内容呢?让我们继续看!

张文第一部分文章截图。

图片7.png

图片8.png

郭文第一部分文章截图,黄色部分是涉嫌抄袭部分,几乎一模一样!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大家接着看!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张文与郭文第二部分对比,从结构到内容,一模一样,这样的相似度,整篇文章比比皆是!

接着往下看!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张文与郭文继续对比,郭文似乎增添了一些内容。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在第4个要点中,郭文似乎只增加了“这与其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进路不无关系。”其余均与张文类似。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第五个要点,如出一辙,郭文仅比张文多出几句话。

看到这里,相信大部分的读者都已经感到触目惊心了!第三部分,仍然延续了大规模的重复度。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如出一辙!

图片26.png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案例一模一样,郭文又比张文增添出来一些内容,我已经懒得标黄了。


图片29.png 图片30.png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图片33.png

第三部分,从案例到内容都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郭文比张文增添出来一些内容。


图片34.png 图片35.png 图片36.png

第四部分也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张文多出来一个第五部分,结语,而郭文没有。

看到这里,想必读者已经吃惊不已了!那么相似度如此之高的两篇文章,为何为何发表时间如此接近?翻看以往的学术抄袭案件,历来都是被抄袭者的文章出来一两年甚至更久之后被大规模剽窃抄袭,这两篇文章相隔时间只有1个月,按照笔者的投稿经验来看,两个期刊的审稿和发表周期都较长,也就是说,这两篇文章有可能是在相近的时间同时投稿,同时被两个期刊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录用,又在相近的时间发表出来!这样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方在没有发表之前,另一方就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稿件并且马上投稿!那么,究竟是谁抄袭谁呢?

如果从作者信息判断,张卫系清华博后,华中师大讲师,而且有国家社科基金在身;郭佳楠是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从职称上讲,张似乎没有必要抄袭郭,如果要抄袭郭,显然张冒得风险更大;而郭只是一个博士生,一般而言有发文章找工作的压力。

从文章内容上来判断,郭文是张文的扩充与修改版,在每一个部分,郭文都比张文多出了一些文字。而张文比郭文多出了一个结语部分。从这些线索来看,郭佳楠抄袭张卫的嫌疑更大!

































但不论是谁抄袭谁,这起抄袭大案堪称是今年国内人文社科学界最大的丑闻!两位作者都是步入学术门槛的研究者,且都是985高校的讲师和博士生,而且发表的刊物都是业界顶级期刊!这样的影响可谓是非常之大、又非常之坏!希望相关期刊和相关高校、学术机构查清真相,还被抄袭者以公道,净化学术风气!决不能让抄袭的代价如此低廉,以至于人人望风而动!

西北地区某高校教师 方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9 11:14:21
厉害,我是来围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1:43:47
触目惊心!抄袭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今天没被发现,总有一天会被发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2:21:09
围观。
哎怎么能赤裸裸抄袭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3:02:16
两篇确实很大雷同,但楼主的抄袭判断有点主观吧,还是等期刊结果公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6:26:24
很大一个可能性是两位作者都是“翻译”的国外的文章,不存在这两位作者谁抄谁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