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汽车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汽车是自己的收入,生产粮食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粮食是自己的收入,建筑房子的人不会说自己建筑的房子是自己的收入。人们只把卖掉自己生产的东西所得到的钱看成是自己的收入。
这样的就有问题了。虽然粮食是重要的,是人类社会谁也不能离开的东西,但是粮食一旦用于出卖就卖出来多少钱了,因为生产粮食的农民太多了。而对于这么多的农民怎么办?又不可以让其都破产了或消灭了。所以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果农民生产的粮食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不必用来卖了。工人也不必买粮食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东西也是全社会的收入,所以农民也不必买工人生产的东西了。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并不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呢?
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是相互分割的社会,所以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资源(比如说自己的机器或耕牛)来生产东西,所以我们都把生产出来东西都只看成是自己的东西。结果我们就不得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
如果我们使社会不再分割,如果我们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那么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整个社会的收入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买卖了,那么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然,由于社会成为一个整体了,所以我们当然也就可以更容易的减少农民的数量了,可以容易的调整社会结构了。
那么如何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呢?
毛泽东努力过,但没有成功。我想这是他的方法方法不对结果,是他的思路有问题的结果。
那么如何才可以成功的解决问题呢?为什么社会会是相互分割的呢?
农民收入低,是因为农民太多,人均生产的粮食太少。
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小城镇就业。
但国家不可能为小城镇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生产汽车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汽车是自己的收入,生产粮食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粮食是自己的收入,建筑房子的人不会说自己建筑的房子是自己的收入。人们只把卖掉自己生产的东西所得到的钱看成是自己的收入。
这样的就有问题了。虽然粮食是重要的,是人类社会谁也不能离开的东西,但是粮食一旦用于出卖就卖出来多少钱了,因为生产粮食的农民太多了。而对于这么多的农民怎么办?又不可以让其都破产了或消灭了。所以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果农民生产的粮食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不必用来卖了。工人也不必买粮食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东西也是全社会的收入,所以农民也不必买工人生产的东西了。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并不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呢?
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是相互分割的社会,所以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资源(比如说自己的机器或耕牛)来生产东西,所以我们都把生产出来东西都只看成是自己的东西。结果我们就不得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
如果我们使社会不再分割,如果我们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那么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整个社会的收入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买卖了,那么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然,由于社会成为一个整体了,所以我们当然也就可以更容易的减少农民的数量了,可以容易的调整社会结构了。
那么如何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呢?
毛泽东努力过,但没有成功。我想这是他的方法方法不对结果,是他的思路有问题的结果。
那么如何才可以成功的解决问题呢?为什么社会会是相互分割的呢?
这涉及到社会分工的问题。社会分工越密,生产力越高。
社会分工使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就在于,社会分工节约了从一个工作转移到另一工作所用的时间。另外如果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的话,则这个社会成员获得生产资料的时间(不同的生产资料可能位于不同的地方),熟悉生产工具,劳动技能提高的时间,都将占了这个社会成员很大部分的生产时间,使生产变的没有效率。
所以说,像你那种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东西而没有分工的话,将使的生产没有效率。。
这涉及到社会分工的问题。社会分工越密,生产力越高。
社会分工使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就在于,社会分工节约了从一个工作转移到另一工作所用的时间。另外如果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的话,则这个社会成员获得生产资料的时间(不同的生产资料可能位于不同的地方),熟悉生产工具,劳动技能提高的时间,都将占了这个社会成员很大部分的生产时间,使生产变的没有效率。
所以说,像你那种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东西而没有分工的话,将使的生产没有效率。。
我没有反对分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5 23:40:17编辑过]
农民收入低,是因为农民太多,人均生产的粮食太少。
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小城镇就业。
但国家不可能为小城镇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只有用我说的办法才可以解决。
生产汽车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汽车是自己的收入,生产粮食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粮食是自己的收入,建筑房子的人不会说自己建筑的房子是自己的收入。人们只把卖掉自己生产的东西所得到的钱看成是自己的收入。————这句话从哪里得来的呀?
这样的就有问题了。虽然粮食是重要的,是人类社会谁也不能离开的东西,但是粮食一旦用于出卖就卖出来多少钱了,因为生产粮食的农民太多了。而对于这么多的农民怎么办?又不可以让其都破产了或消灭了。所以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果农民生产的粮食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不必用来卖了。工人也不必买粮食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东西也是全社会的收入,所以农民也不必买工人生产的东西了。————没有了买卖,那粮食要怎么分配给工人啊,又怎么样才能分配的公平呢?如果大家都想多要的话,怎么解决呢?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并不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呢?
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是相互分割的社会,所以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资源(比如说自己的机器或耕牛)来生产东西,所以我们都把生产出来东西都只看成是自己的东西。结果我们就不得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意思是不是说要实行公有制啊?如果实行公有制的话,你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分散给人们进行生产,在生产后还要再考虑如何分配资源给人们。如果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那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无偿获得其他人生产的东西,可以不劳而获。这将使人们没有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力下降。而如果要看你的劳动再定分配给你的收入,则免不了要用交换来体现双方的劳动。
如果我们使社会不再分割,如果我们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那么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整个社会的收入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买卖了,那么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没有买卖,交换又要如何进行呢?物物交换也是一种买卖关系。如果没有买卖关系,那只有在自给自足的人与人之间互不接触的社会中才存在吧,马克思所描述的原始初期有点类似于这种社会
当然,由于社会成为一个整体了,所以我们当然也就可以更容易的减少农民的数量了,可以容易的调整社会结构了。
生产汽车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汽车是自己的收入,生产粮食的人不会说自己生产的粮食是自己的收入,建筑房子的人不会说自己建筑的房子是自己的收入。人们只把卖掉自己生产的东西所得到的钱看成是自己的收入。————这句话从哪里得来的呀?
现在的人们就是如此认为的啊。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把粮食看成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果农民生产的粮食是全社会的收入,那么就不必用来卖了。工人也不必买粮食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东西也是全社会的收入,所以农民也不必买工人生产的东西了。————没有了买卖,那粮食要怎么分配给工人啊,又怎么样才能分配的公平呢?如果大家都想多要的话,怎么解决呢?
靠物流系统啊。
为什么要多要呢?比如说衣服为什么要多要呢?在市场的情况下为了赚钱会刺激人们消费,而还会有意的玩出许多花样,所以会有人多要,而在我说的时候则不会了。不再刺激消费,也不玩什么没有必要的花样。
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是相互分割的社会,所以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资源(比如说自己的机器或耕牛)来生产东西,所以我们都把生产出来东西都只看成是自己的东西。结果我们就不得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意思是不是说要实行公有制啊?如果实行公有制的话,你还是需要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分散给人们进行生产,在生产后还要再考虑如何分配资源给人们。如果不互相购买各自生产的东西,那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无偿获得其他人生产的东西,可以不劳而获。这将使人们没有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力下降。而如果要看你的劳动再定分配给你的收入,则免不了要用交换来体现双方的劳动。
这也需要物流啊。什么地方需要了就运送过去。
其实也不是无偿的,因为大家都在工作啊。大家都在为社会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可以说是不老而获。当然也不是看你有多少劳动才付给你多少东西。
如果我们使社会不再分割,如果我们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社会成员都用大家的资源生产东西,那么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整个社会的收入了,那么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买卖了,那么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没有买卖,交换又要如何进行呢?物物交换也是一种买卖关系。如果没有买卖关系,那只有在自给自足的人与人之间互不接触的社会中才存在吧,马克思所描述的原始初期有点类似于这种社会
大家都为社会工作,大家都从社会得到所需要的,这如何是交换呢?
大家都为社会工作,大家都从社会得到所需要的,这如何是交换呢?
争论的症结在如何分配社会资源进行生产,和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
如果没有买卖,你说怎么分配。第一,社会产品不会自动的聚集成一堆,让人们方便的随时去拿。第二,就算社会产品可以自动聚成一堆,那人们到底要拿多少,人们到底需要多少?如果大家的需要都很大,都想多拿而社会产品不够的话怎么办。第三,社会产品自动的出现在你面前,可如果不是人们需要的东西,那怎么办。
其实商品经济就已经把个人的生产融入了社会生产之内。你生产了东西,拿出去卖,换到了货币,这说明你已经对社会作出了你的贡献,因此社会给你货币的凭证,有了货币你就有权利获得社会对你的回报。而你作出的贡献的多少因而可以从社会获得的回报,就由交换获得的货币的多少来表征。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存在着种种使贡献与回报不一样的因素。同样的劳动并不一定会作出同样的贡献,同样的贡献也可能收获相应应得的回报。这也就使剥削有了存在的基础。
争论的症结在如何分配社会资源进行生产,和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
如果没有买卖,你说怎么分配。第一,社会产品不会自动的聚集成一堆,让人们方便的随时去拿。第二,就算社会产品可以自动聚成一堆,那人们到底要拿多少,人们到底需要多少?如果大家的需要都很大,都想多拿而社会产品不够的话怎么办。第三,社会产品自动的出现在你面前,可如果不是人们需要的东西,那怎么办。
其实商品经济就已经把个人的生产融入了社会生产之内。你生产了东西,拿出去卖,换到了货币,这说明你已经对社会作出了你的贡献,因此社会给你货币的凭证,有了货币你就有权利获得社会对你的回报。而你作出的贡献的多少因而可以从社会获得的回报,就由交换获得的货币的多少来表征。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存在着种种使贡献与回报不一样的因素。同样的劳动并不一定会作出同样的贡献,同样的贡献也可能收获相应应得的回报。这也就使剥削有了存在的基础。
感谢你的真诚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是不需要分配的,比如说你要做公共汽车去办事,那么你做就是了,为什么还要什么人分配呢?
比如说吃饭,你到餐厅吃去就是了,还要什么分配呢?比如说吃自助餐,有谁去分配你吃什么吗?显然是没有的呀,全靠你自己了。
关于日用的许多的东西都可以如此的解决啊。
而物流可以保证把这个地区需要的东西运到这个地区的某些集散地啊。
感谢你的真诚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是不需要分配的,比如说你要做公共汽车去办事,那么你做就是了,为什么还要什么人分配呢?
比如说吃饭,你到餐厅吃去就是了,还要什么分配呢?比如说吃自助餐,有谁去分配你吃什么吗?显然是没有的呀,全靠你自己了。
关于日用的许多的东西都可以如此的解决啊。
而物流可以保证把这个地区需要的东西运到这个地区的某些集散地啊。
“物流可以保证把这个地区需要的东西运到这个地区的某些集散地啊。”我的意见是,第一,运到集散地之后,又要如何进一步分散更下一级的地区直到个人手里;第二,个人的这些需求信息又如何指导物流的运输;需求信息又是如何指导生产的?第三,如果每个人都希望生产一些没人需要的,但比较容易生产耗费劳动少的物品时,那怎么办?第四,如果人们需要的东西超过了生产的总量,那时如何分配?
“物流可以保证把这个地区需要的东西运到这个地区的某些集散地啊。”我的意见是,第一,运到集散地之后,又要如何进一步分散更下一级的地区直到个人手里;第二,个人的这些需求信息又如何指导物流的运输;需求信息又是如何指导生产的?第三,如果每个人都希望生产一些没人需要的,但比较容易生产耗费劳动少的物品时,那怎么办?第四,如果人们需要的东西超过了生产的总量,那时如何分配?
谢谢你与我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其实餐厅就是一个集散地,而你去餐厅吃饭就是去集散地获得食物,所以如何到个人手里的问题也就是清楚了。
关于信息的问题其实很好办,只要大家把需要的东西汇总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你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说菜如何了,饭如何了,餐厅收集意见,然后改进自己的服务。这就如同市场调查一样,其实也是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
然后生产部门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分析现实的解决问题。比如说残疾人说需要盲道,那么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信息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现实,不现实的需要是谁都明白不应该提出的。所以你说的后面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谢谢你与我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其实餐厅就是一个集散地,而你去餐厅吃饭就是去集散地获得食物,所以如何到个人手里的问题也就是清楚了。
关于信息的问题其实很好办,只要大家把需要的东西汇总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你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说菜如何了,饭如何了,餐厅收集意见,然后改进自己的服务。这就如同市场调查一样,其实也是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
然后生产部门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分析现实的解决问题。比如说残疾人说需要盲道,那么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信息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现实,不现实的需要是谁都明白不应该提出的。所以你说的后面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那万一餐厅的饭菜已经照顾客的说法比如说是昨天定了下来。今天顾客又想换换口味,而餐厅又没有准备这种饭菜,怎么办?这是指需求信息突然改变的情况。。
到按需分配时不现实的需要也变成了现实的需要了。比如说坐长途汽车,有些住的很近的人说,让我顺路搭载一下;而后来的其他需要坐长途的可能就无法坐到车了。再如我家住的很远,我很想念家人,如果坐车可以免费,那我为什么不天天坐车回家探望家人呢?如果人人都这么想,又要怎么办呢?这是指需求超过生产的情况。。
那万一餐厅的饭菜已经照顾客的说法比如说是昨天定了下来。今天顾客又想换换口味,而餐厅又没有准备这种饭菜,怎么办?这是指需求信息突然改变的情况。。
到按需分配时不现实的需要也变成了现实的需要了。比如说坐长途汽车,有些住的很近的人说,让我顺路搭载一下;而后来的其他需要坐长途的可能就无法坐到车了。再如我家住的很远,我很想念家人,如果坐车可以免费,那我为什么不天天坐车回家探望家人呢?如果人人都这么想,又要怎么办呢?这是指需求超过生产的情况。。
呵呵,一般的来说突然的改变是不会的。好就算有这样的情况餐厅没有准备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还是尽量早一些提出来为好,这个我想是谁都明白的道理。近早通知,餐厅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但谁都知道现实不现实的问题。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尽快的沟通。
关于车的问题是不会的,比如说长途车那就是为了解决长途的呀,所以短途的人就不会做了。做了也没有用啊,因为不停啊,况且还有短途的车子啊,为什么不做啊。
比如说高速列车,小的站是不停,这个谁都知道啊,没有什么人会到很近的地方还做高速列车吧?呵呵。
你可以因为不要钱而多做车呀,但你知道是要花时间的啊。那些很有钱的人,做车可以说是不花钱的——这点钱对他们简直可以说不要钱,但他们会成天的做车出去吗?不会的,因为要花自己的时间的呀。如果因为不要钱,或要钱少就成天做车出去的话,恐怕也是有问题的人呀。
没辄了,就是觉的你哪里不对,但就是抓不到头绪,抓不到要点来驳你,看来知识还是不够。可能需要用博奕论才行。可是我没去学过博奕论。
我先从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分析从头再来分析一下。你上面说过你不反对社会分工,那我们就讨论交换吧。你也有说了,人们都是为社会工作,然后都从社会上索取,所以不需要交换,交换是不必要的。我们就先从承认社会分工的情况下,交换是不是必然存在的这个问题开始吧。社会分工的作用是分工越密,生产力越发达,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出来。而交换可以用我们讨论过的支出——收入模式来说明,就是你要获得别人生产所得的(注意不是自己的)其他形式的收入,你就需要支出自己生产所得的收入,这就是交换的本质。而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之所以不是交换是因为,所支出的收入是为了获得其他形式的收入,但这种收入是自己生产的。这样交换的定义就分辨明白了。所以说,如果人们都是为社会工作,而又从社会中索取其他形式的收入,这本身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了。所以说,只要承认社会分工,则必然推出交换的必要性。你可以说我跟别人交换,如果这样的话,社会分工也就没有意义了。
解决了社会分工存在则交换必定存在的问题。下面就是怎样交换,交换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的问题了。先解决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你支出的越少,则交换到的其他的形式收入就越少,这应该是一个公平的原则。如果支出的多(这里的支出指贡献),而获得的少(获得的是回报),或支出的少而获得的多,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但这里要注意,支出相同的劳动并不一定导致支出相同的贡献。所以如果按照对社会的贡献来进行交换,则好象对那些付出相同甚至更大努力的个人劳动但因自然因素或机遇因素对社会贡献少的人不公平。所以交换的原则只能在这两个原则之间达到平衡。按照劳动的多少来交换,则对那些付出相同劳动但贡献更大的人不公,这是共产主义式的不公;按照贡献的大小来交换,则对那些付出相同劳动但贡献较小的人不公,这是自由主义式的不公。所以这是两种思潮的对立所在。自由主义为强者和机遇好的人辩护,而共产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更好点)则为弱者和机遇差的人辩护。要说追求公平,永远也达不到公平。
确定了交换的原则后,就来论证货币的必要性了。注意货币的存在是以两种公平原则特别是自由主义式的公平原则的平衡为前提的。货币可以减少交换时耗费的信息费用,这可能需要另一篇幅来说明了。。
没辄了,就是觉的你哪里不对,但就是抓不到头绪,抓不到要点来驳你,看来知识还是不够。可能需要用博奕论才行。可是我没去学过博奕论。
我先从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分析从头再来分析一下。你上面说过你不反对社会分工,那我们就讨论交换吧。你也有说了,人们都是为社会工作,然后都从社会上索取,所以不需要交换,交换是不必要的。我们就先从承认社会分工的情况下,交换是不是必然存在的这个问题开始吧。社会分工的作用是分工越密,生产力越发达,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出来。而交换可以用我们讨论过的支出——收入模式来说明,就是你要获得别人生产所得的(注意不是自己的)其他形式的收入,你就需要支出自己生产所得的收入,这就是交换的本质。而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之所以不是交换是因为,所支出的收入是为了获得其他形式的收入,但这种收入是自己生产的。这样交换的定义就分辨明白了。所以说,如果人们都是为社会工作,而又从社会中索取其他形式的收入,这本身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了。所以说,只要承认社会分工,则必然推出交换的必要性。你可以说我跟别人交换,如果这样的话,社会分工也就没有意义了。
解决了社会分工存在则交换必定存在的问题。下面就是怎样交换,交换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的问题了。先解决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你支出的越少,则交换到的其他的形式收入就越少,这应该是一个公平的原则。如果支出的多(这里的支出指贡献),而获得的少(获得的是回报),或支出的少而获得的多,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但这里要注意,支出相同的劳动并不一定导致支出相同的贡献。所以如果按照对社会的贡献来进行交换,则好象对那些付出相同甚至更大努力的个人劳动但因自然因素或机遇因素对社会贡献少的人不公平。所以交换的原则只能在这两个原则之间达到平衡。按照劳动的多少来交换,则对那些付出相同劳动但贡献更大的人不公,这是共产主义式的不公;按照贡献的大小来交换,则对那些付出相同劳动但贡献较小的人不公,这是自由主义式的不公。所以这是两种思潮的对立所在。自由主义为强者和机遇好的人辩护,而共产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更好点)则为弱者和机遇差的人辩护。要说追求公平,永远也达不到公平。
确定了交换的原则后,就来论证货币的必要性了。注意货币的存在是以两种公平原则特别是自由主义式的公平原则的平衡为前提的。货币可以减少交换时耗费的信息费用,这可能需要另一篇幅来说明了。。
呵呵,你说的有问题,我说的是不用交换。因为你也承认了自己生产,自己用就不是交换,那么如果你把人类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还有什么交换不交换呢?还不是人类自己生产自己用吗?
所以交换根本没有必要,太麻烦了。
你想想,你母亲烧饭,然后你们吃,这是交换吗?显然显然不是啊。
这就是分工工作,然后大家一起消费啊。根本分不清楚你与谁在交换啊。
比如假如说大家都为生产神六免费的作贡献,然后大家都享受到神六创造出的好处,你说这里谁在与谁交换啊,根本无法说清楚啊。也没有必要分清楚啊。大家一起免费工作,大家一起免费消费就是了。
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把交换的概念澄清,你是用一种特殊的分配的方式来反驳我说没有交换存在。
通过你和cccqqq的讨论,我才发现你用来证明社会分工不需要交换的论点的论据并不对头。你是用分配形式中的平均分配形式上的没有货币交换的假象来说明社会分工没有交换。而且你认为没有交换,是因为你的交换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的,人类社会整体要跟谁交换呢?跟人类社会自己已经不是交换了,你跟自己交换吗?人类社会只跟的大自然交换。交换的主体应是个体之间或集团之间或集团与个人之间来说的。还是那句话,交换可以支出——收入模式来说明,支出自己的,收入别人的,才是交换。
没有货币也可以交换,没有面对面直接物物交换也可以进行交换。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社会分工然后吃大锅饭也存在着一种交换,而且生产力低下时代的一种形式的交换。物物交换,货币为间接手段的交换,和原始社会类型的交换,都是交换,只是形式不一样罢了。
跟你讨论了交换,我很有收获。我认为不同的交换形式还对应着不同的分配形式,可能交换方式是由分配方式决定的。而分配与生产力有关。所以不同的社会,都有着不同主流的交换形式。交换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把交换的概念澄清,你是用一种特殊的分配的方式来反驳我说没有交换存在。
通过你和cccqqq的讨论,我才发现你用来证明社会分工不需要交换的论点的论据并不对头。你是用分配形式中的平均分配形式上的没有货币交换的假象来说明社会分工没有交换。而且你认为没有交换,是因为你的交换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的,人类社会整体要跟谁交换呢?跟人类社会自己已经不是交换了,你跟自己交换吗?人类社会只跟的大自然交换。交换的主体应是个体之间或集团之间或集团与个人之间来说的。还是那句话,交换可以支出——收入模式来说明,支出自己的,收入别人的,才是交换。
没有货币也可以交换,没有面对面直接物物交换也可以进行交换。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社会分工然后吃大锅饭也存在着一种交换,而且生产力低下时代的一种形式的交换。物物交换,货币为间接手段的交换,和原始社会类型的交换,都是交换,只是形式不一样罢了。
跟你讨论了交换,我很有收获。我认为不同的交换形式还对应着不同的分配形式,可能交换方式是由分配方式决定的。而分配与生产力有关。所以不同的社会,都有着不同主流的交换形式。交换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说的一切,你说什么平均主义,而我说的不是平均主义,比如吃自助餐,有的人吃的多,有的人吃的少,这在免费的吃饭的时候也是允许的,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平均主义。
其实不可以说我说的还是交换,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谁与水在交换了。而在现代的社会因为使用钱,所以你知道你与谁在交换。而在免费的工作,免费的消费的社会里,你却不知道在与谁交换,因为任何产品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包含着所有的人的汗水。
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说的一切,你说什么平均主义,而我说的不是平均主义,比如吃自助餐,有的人吃的多,有的人吃的少,这在免费的吃饭的时候也是允许的,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平均主义。
其实不可以说我说的还是交换,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谁与水在交换了。而在现代的社会因为使用钱,所以你知道你与谁在交换。而在免费的工作,免费的消费的社会里,你却不知道在与谁交换,因为任何产品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包含着所有的人的汗水。
哦我搞错了,你说的确实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按需分配,大概就是59年大跃进时的大锅饭的那种分配方式吧。这种分配方式需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平,现实社会中大概只有家庭内部这种分配方式最普遍吧,因为只有在家庭之中家庭成员之间才最常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了。话说回来,怪不得马克思会说氏族社会实行的是这种分配了,氏族社会根本就是以血缘关系维系在一起的嘛,有着很高的为自己氏族无私奉献的道德感。但如果血缘关系一旦变远,道德感就不会再那么高了,这种分配方式就无法占主流了。
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说的一切,你说什么平均主义,而我说的不是平均主义,比如吃自助餐,有的人吃的多,有的人吃的少,这在免费的吃饭的时候也是允许的,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平均主义。
其实不可以说我说的还是交换,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谁与水在交换了。而在现代的社会因为使用钱,所以你知道你与谁在交换。而在免费的工作,免费的消费的社会里,你却不知道在与谁交换,因为任何产品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包含着所有的人的汗水。
其实不可以说我说的还是交换,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谁与谁在交换了。你这句话已经在承认交换的存在了。你生产并把产品卖出去的时候,你得到的是毫无使用价值的钱,事实上你已经是免费在为社会工作了,你获得的是由某种分配方式而延伸出来可以免费在社会中消费的凭证;你花钱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免费的从社会中获得了你所需要的物品。还有用钱买东西时你同样不知道你在跟谁交换。你能知道自己所交换来的牙膏,毛巾是谁生产的吗?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要解决,但并不是象你想象的那样,因为你的想象不切合实际,在社会分工广泛存在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交换是不可能的,所以解决问题不可能凭借空想。
中国的农民问题解决要从以下入手:
第一,努力减少在农村中的真正的“农民”数量,让更多的农民走出来,成为“农民工”,不再完全依赖农业收入,这需要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民业建筑方面保持大量的投资;完善农民工就业制度,保障其法取得收入;积极创建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
第二,在农村要走上产业化道路,采取合作企业的方法,根据市场需求来使得生产多样化,提高农业技术,使人均生产率提高到新的水平,创新、研发新的品种、新的作物,从而做到产出多样化;做好产品的深加工,使农业成为产业,而不再是小农经济,跟上时代发展;
第三,国家要采取收购、保障、出口、深加工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将多余的粮食以较高的价格纳入国库,从而使市场流通的粮食减少,提高粮食的价格,在保障赈灾、自然灾害的基础上,做好深层次的加工,进行出口。
其实不可以说我说的还是交换,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谁与谁在交换了。你这句话已经在承认交换的存在了。你生产并把产品卖出去的时候,你得到的是毫无使用价值的钱,事实上你已经是免费在为社会工作了,你获得的是由某种分配方式而延伸出来可以免费在社会中消费的凭证;你花钱的时候,你就已经在免费的从社会中获得了你所需要的物品。还有用钱买东西时你同样不知道你在跟谁交换。你能知道自己所交换来的牙膏,毛巾是谁生产的吗?
其实不可以说钱是毫无使用价值的东西,否则你干吗还带在身上呢?说明钱还是有用处的。
其实你不是免费为社会工作的,因为你获得了钱,如果是免费就不应该获得钱。
而你花钱则也不是免费的获得,否则为什么人们不要钱就给你呢?
其实你付钱的时候你是知道与谁在交换的,这就是给你产品的商家。
其实不可以说钱是毫无使用价值的东西,否则你干吗还带在身上呢?说明钱还是有用处的。
其实你不是免费为社会工作的,因为你获得了钱,如果是免费就不应该获得钱。
而你花钱则也不是免费的获得,否则为什么人们不要钱就给你呢?
其实你付钱的时候你是知道与谁在交换的,这就是给你产品的商家。
钱是你从社会分配所得到的一个符号,是可以无偿(这里不用免费了,免费就是不用钱)从社会获得你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凭证。如果说钱有使用价值,那么就是促进商品流通(就是可以减少交换的信息成本,从而加速商品流通)的使用价值了。
我把免费理解成了物物的当面直接交换了,而你的意思是消费时不用钱就是免费,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不用钱,同时不用物物当面交换的消费,是一种无偿从社会获得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用钱,同时不用物物当面交换的消费,也是一种无偿从社会获得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区别就在于前者不用钱,是当场分配当场消费,事先没有实行分配,到消费的时候再实行分配;而后者要用钱,是先分配再消费,有一个先后的过程。
当场分配当场消费的可能性有下面几个,这里假设物品和劳务的量一定。(1)大家比较文明,排队进行分配,先来的先分配,后来的后分配。这时分配如果要公平的话,就需要先来的要发扬高尚的精神了,不能有贪官污吏那样的心思了;可能只有家庭中的父母最富有这种精神,其他的只有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了。如果先来的没有这种高尚精神的话,那么后来的就要吃亏了。(2)大家都不文明,所以指定一个头进行分配。这个头,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贪官污吏。他也必须要有高尚的公正的精神,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先来的和后来之间的分配的相对公平一点,不搞裙带关系。但现实大多数的官好像都是跟大家一样不文明。这里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给这个负责分配的头多给一点分配份额,并加强监督,他就可能不会自己再多分配给自己,也可能会比较公正的安排好先来的和后来的分配关系了。(3)看来只有第二种可行了,可惜第二种分配的信息成本和对头头的监督成本好像太大了,分配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社会资源。这里就给出了第三种。大家蜂拥而上,去抢。谁强谁得到的分配份额就多。当然那些得的少得或得不到的如果不满要进行搞破坏,引发争斗而浪费大量时间和社会资源时,成本也只能算进去。(4)上面三种都会导致不公平或无效率。不过如果是在家庭里面进行当场分配当场消费的话,则信息成本较低可以接受,父母也会比较容让孩子,也不大会偏心,所以会比较公平。而如果集团的人一多的话,最极端的是国家进行分配的话,那成本耗费以及因为无效率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很可观的了。
钱是你从社会分配所得到的一个符号,是可以无偿(这里不用免费了,免费就是不用钱)从社会获得你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凭证。如果说钱有使用价值,那么就是促进商品流通(就是可以减少交换的信息成本,从而加速商品流通)的使用价值了。
我把免费理解成了物物的当面直接交换了,而你的意思是消费时不用钱就是免费,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不用钱,同时不用物物当面交换的消费,是一种无偿从社会获得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用钱,同时不用物物当面交换的消费,也是一种无偿从社会获得所需要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区别就在于前者不用钱,是当场分配当场消费,事先没有实行分配,到消费的时候再实行分配;而后者要用钱,是先分配再消费,有一个先后的过程。
其实也不可以说是无偿的,因为大家都在为社会劳动啊。
其实用钱消费是比较累的,以前是用羊来做货币,当然更累,到什么地方还要带着羊,呵呵,但目前的这样的用货币消费也轻松不了多少,比如怕被偷,怕被抢,怕贬值等等。
不使用货币,则大家都轻松了。
当场分配当场消费的可能性有下面几个,这里假设物品和劳务的量一定。(1)大家比较文明,排队进行分配,先来的先分配,后来的后分配。这时分配如果要公平的话,就需要先来的要发扬高尚的精神了,不能有贪官污吏那样的心思了;可能只有家庭中的父母最富有这种精神,其他的只有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了。如果先来的没有这种高尚精神的话,那么后来的就要吃亏了。(2)大家都不文明,所以指定一个头进行分配。这个头,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贪官污吏。他也必须要有高尚的公正的精神,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先来的和后来之间的分配的相对公平一点,不搞裙带关系。但现实大多数的官好像都是跟大家一样不文明。这里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给这个负责分配的头多给一点分配份额,并加强监督,他就可能不会自己再多分配给自己,也可能会比较公正的安排好先来的和后来的分配关系了。(3)看来只有第二种可行了,可惜第二种分配的信息成本和对头头的监督成本好像太大了,分配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社会资源。这里就给出了第三种。大家蜂拥而上,去抢。谁强谁得到的分配份额就多。当然那些得的少得或得不到的如果不满要进行搞破坏,引发争斗而浪费大量时间和社会资源时,成本也只能算进去。(4)上面三种都会导致不公平或无效率。不过如果是在家庭里面进行当场分配当场消费的话,则信息成本较低可以接受,父母也会比较容让孩子,也不大会偏心,所以会比较公平。而如果集团的人一多的话,最极端的是国家进行分配的话,那成本耗费以及因为无效率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很可观的了。
呵呵,为什么人一多就不行了呢?为什么在家庭内部就相对好一些呢?
为什么大家都不管后来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难道他们会无缘无故的如此吗?为什么老百姓当兵以后必须进行训练呢?目的是什么呢?因为要整合,为什么要整合呢?因为大家都来自各自的家庭,因此带有了各自家庭的色彩,和在各自家庭中形成的散漫,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所以必须改变人类的培养方式,如果人从小就是在一个有纪律的整体中成长起来的,那么还需要那么多后来的训练来整合吗?显然是不需要了。军队的训练就是在用后天的训练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所以你说的群体的问题需要如此的思考,而不是怪人多了什么的。
现实中多的是这样的例子。比如国家拨款,父母给儿女钱,某人获得的遗产,还有受馈赠这些都是无偿获得钱的啊。。
其实也不可以说是无偿的,因为大家都在为社会劳动啊。
其实用钱消费是比较累的,以前是用羊来做货币,当然更累,到什么地方还要带着羊,呵呵,但目前的这样的用货币消费也轻松不了多少,比如怕被偷,怕被抢,怕贬值等等。
不使用货币,则大家都轻松了。
我的无偿是说在消费时(要指生活资料消费),你并没有用社会劳动或其他物品来进行物物交换。你的无偿的意思大概是,我有为社会劳动,然后在社会中消费,所以消费不会是无偿的。如果这样的话,无偿这个词根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果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话,根本不存在无偿的情况了。所以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社会劳动与消费是否同步的问题。无偿这个词要想有意义的话,就必须指同时同地的情况。。这是我的看法。
“其实用钱消费是比较累的,以前是用羊来做货币,当然更累,到什么地方还要带着羊,呵呵,但目前的这样的用货币消费也轻松不了多少,比如怕被偷,怕被抢,怕贬值等等。”————绕来绕去,你又用用钱消费比较累来一句把我以前的阐述都推翻了。使用货币的目的是分配时达到节约大量信息成本的目的;以前用羊做货币,其他的成本当然高了。所以货币的形式在货币的出现后就不断在发展,发展的方向就是越来越方便,成本越来越低。至于怕被偷,怕被抢都是个体的成本,对所有人统计平均起来其相对节约的成本来说比较低,而且货币形式的发展也一直在改善这个问题了,比如用电子货币就不容易被人偷被人抢了,不过网络的偷抢则又形成了新的成本。这其实也印证了:不想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如果被偷被抢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本太高,这种货币是不可能存在的。
任何事都有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比如某种纸币如果严重贬值了很多倍失去了信用,使用这个纸币的成本就变的很高了,超过了其他形式货币如物质货币或其他种的纸币的成本,则人们就会抛弃他使用其他货币。还有,货币贬值如果是因为给你发工资导致的贬值,则这种贬值对你未尝不是一种好处。。
我的无偿是说在消费时(要指生活资料消费),你并没有用社会劳动或其他物品来进行物物交换。你的无偿的意思大概是,我有为社会劳动,然后在社会中消费,所以消费不会是无偿的。如果这样的话,无偿这个词根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果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话,根本不存在无偿的情况了。所以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社会劳动与消费是否同步的问题。无偿这个词要想有意义的话,就必须指同时同地的情况。。这是我的看法。
如果消费时使用货币就不可以说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
“其实用钱消费是比较累的,以前是用羊来做货币,当然更累,到什么地方还要带着羊,呵呵,但目前的这样的用货币消费也轻松不了多少,比如怕被偷,怕被抢,怕贬值等等。”————绕来绕去,你又用用钱消费比较累来一句把我以前的阐述都推翻了。使用货币的目的是分配时达到节约大量信息成本的目的;以前用羊做货币,其他的成本当然高了。所以货币的形式在货币的出现后就不断在发展,发展的方向就是越来越方便,成本越来越低。至于怕被偷,怕被抢都是个体的成本,对所有人统计平均起来其相对节约的成本来说比较低,而且货币形式的发展也一直在改善这个问题了,比如用电子货币就不容易被人偷被人抢了,不过网络的偷抢则又形成了新的成本。这其实也印证了:不想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如果被偷被抢给社会所带来的成本太高,这种货币是不可能存在的。
任何事都有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比如某种纸币如果严重贬值了很多倍失去了信用,使用这个纸币的成本就变的很高了,超过了其他形式货币如物质货币或其他种的纸币的成本,则人们就会抛弃他使用其他货币。还有,货币贬值如果是因为给你发工资导致的贬值,则这种贬值对你未尝不是一种好处。。
成本其实已经太高了,你想一想每家的防盗,每个单位的防盗,每个银行的防盗,那么多的保卫人员,那么多的警察,呵呵,这还不够多了嘛?而且还有人们精神上的恐惧,担心,这里的成本更大,这难道还不够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