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公交现在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投入使用,从使用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和它设立的初衷有悖。
首先,快速公交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要缓解交通拥堵,但是结果却可能带来更大的交通堵塞,主要是因为车道“专用”的问题,这里的“专用”,并非像地铁那样的封闭式运行,而是划出一个车道专供快速公交使用,在快速公交的车道“专用”问题上,存在着悖论:如果想实现“快速”,必须要保证车道的独占使用,但是车道专用的实现是很困难的,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搜寻成本等等;即使制度很完备,真的实现了专用就会带来新的问题,出现所谓“快了一条路,慢了一座城”的现象,就是说整个城市要为快速公交的“快”付出代价,因为快速公交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并且这些道路资源的使用是缺乏效率的,这实际上是第二个问题,不经济的问题。
如果把普通公交,空调公交和快速公交比作三种同类商品的话,他们之间当然具有可替代性,在这里,由于制度的因素,三个商品之间的差异性太强,替代性太弱,尤其是快速公交和另外两种商品的替代性太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无法解决车道“专用”的问题,那么快速公交要实现“快”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方法,即减少站台,缩短人们下车的时间,大家可以想一想,快速公交车辆本来就少,路线也少,旅客相对来说也少,如果减少站台,势必会使潜在顾客变的更少,快速公交就基本上变成了,那么上座率会更低,基本上趟趟跑空车,效率低下可想而知,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增发一些普通车和空调车,这样对城市的交通可能会有助益。另外,即使解决了车道“专用”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这也是以其他车辆的拥堵为代价的,实际上对解决整个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毫无意义。
所以从根本上讲,快速公交既不快速也不经济。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要么就直接建地下铁,实现车道封闭专用,并且提高效率,要么就多加发普通公交,以缓解交通压力,搞这种快速公交的“折中方案”,基本上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我认为一个城市的交通是否畅通固然与车的数量有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城市规划和道路系统问题,并且如果管理完善,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强一点,那么克服交通拥堵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