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30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周三重申,下半年需坚定不移地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分析人士亦认为,未来信贷很难大幅压缩.
由于担心中国央行会开始收紧信贷,中国股市周三现大幅波动,沪综指收盘暴跌5%,为八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认为,昨日全球市场受到了一些对中国信贷紧缩做出误判消息的影响,这迫使中国央行不得不在深夜作出澄清.
昨晚刊登在央行网站的新闻稿援引副行长苏宁的话并称,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报告指出,虽然7月份新增贷款将季节性回落,可能创出年初以来的新低,但由于目前贷款的惯性较强,即便政府政策在四季度开始调整,对于未来的贷款也很难大幅压缩.预计今年新增贷款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陆挺并称,"在中国,新增贷款一般都集中在上半年发放.考虑到票据融资可以转变为贷款,假设下半年新增贷款为2.4万亿,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新增贷款的分布其实与往年极为相似."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也已表示,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当运用市场化手段**
中国金融机构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1.53万亿元,上半年累计已达7.37万亿元,远超年初政府设定的全年新增贷款下限目标5万亿元.超出预期的信贷投放已引发资产价格上涨,并引起央行关注.
陆挺认为,目前经济复苏最大的风险就是由大量银行信贷造成资产市场投机气氛过于浓厚.从这个角度看,一些银行对贷款的自我约束并不是坏事.
此前本地媒体引述消息人士报导称,建行(601939.SS:
行情)(0939.HK:
行情)最新确定的全年新增贷款目标为9,000亿元左右;工商银行(1398.HK:
行情)(601398.SS:
行情)则力争把今年新增贷款控制在1万亿(兆)元人民币左右.
而数位上市银行高层人士周三透露,中国央行已按上半年放贷规模给各家银行排定座次表,并按此约定在9月16日向各家银行发行不同规模定向央票.
其中,今年上半年放贷最多的中国银行(601988.SS:
行情)领到的定向央票规模最高,约450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放贷最少的建设银行所获定向央票规模最小,约100亿元.
央行此前在时隔逾七个月後,重启了一年期央票发行,并计划向部分贷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行定向央票,这些动作被市场视为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