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29 7
2009-07-31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第84页,“容易看出,对暂时冲击,家庭倾向于动用储蓄,因为C1的下降幅度小于Q1的下降幅度。”我觉得把“因为”改成“因此”

更合适吧,后者因该是前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31 13:42:18
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13:50:30
nust_jsf 发表于 2009-7-31 13:38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中第84页,“容易看出,对暂时冲击,家庭倾向于动用储蓄,因为C1的下降幅度小于Q1的下降幅度。”我觉得把“因为”改成“因此”

更合适吧,后者因该是前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没看过这本书,不过至少翻译人员的知识水平不会差,“because&since”之类的不会搞成“then&so”吧。
另外我倒是有点疑问,对于临时冲击,家庭会倾向于动用储蓄?这个需要多加思考吧!如果是暂时性的,基于理性预期,消费者很显然会减少当期的临时消费,以减少整体效用的损失。当然如果这种冲击威胁到日常生活,有理由相信动用储蓄的倾向性会增大。
所以这个应该分开来理解吧。
再就是C中只有一部分是受到冲击影响的,那就是收入的消费倾向,对于固定部分则影响较小,而且是间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23:04:56
我明白了,书中是根据持久收入理论,而且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所以当收入暂时减少时,消费几乎不变,储蓄则要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00:05:20
nust_jsf 发表于 2009-7-31 23:04
我明白了,书中是根据持久收入理论,而且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所以当收入暂时减少时,消费几乎不变,储蓄则要减少。
呵呵,看来m的理论还是需要一点点高度来理解的。我也同您一同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00:18:18
尼克尔森的译文版还把遗产给翻译成开宴会呢。。。看了让人感觉像笑话。父母给子女办宴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