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觉“理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能够长远打算,能够通盘考虑”的意思。为了眼前利益盲目行动本身即是“不理性”的,似乎不必用“个体理性”作解,也并非“理性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被“缩短”的结果。
“个体理性”是不是楼主自己发明的术语?呵呵。
不过您的主要论点是很有启发性的。好比强奸罪案的发生:因为一时的需要作出强奸的行为,使自己之后的若干年在监狱内度过,因而本来可能持续享受到sex的机会全部消失了。
我去年写了一篇跟这个话题类似的读书笔记,基本是胡诌八扯的,哈哈,不嫌弃的话可以看一看。
今天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看上去不错的一个版本.我并不是弗洛伊德的盲目崇拜者,对于他广受置疑的一些理论,我也没有什么确信.况且这个理论已经是比较老的了.但是,既然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连最聪明的人也还解释不清人自身心理的运作,那么我就先看弗洛伊德吧.他的三重人格理论,我觉得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假设.我对于超我这个概念,也曾经考虑过一段时间,还考虑过爱情心理,道德起源,集体心理等等,尤其是道德起源和它的本质,但到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
人的理智和情绪,是人两个重要的方面.情绪的危险之处,正显示出理智的重要.比如当一个人欣赏一部令他感动的电影,他宁愿自己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耗费许多时间.其实,情绪根本就没有时间或者"效率"的考虑.这还只是个很一般的例子.更不用说那些情绪激发造成的极端例子.不用说,某些情绪对人是有害的,有时候这种害处很大,比如,嫉妒,仇恨,过度的沮丧,等等.这样的情绪,都需要化解.如果一个人是主动的,明白自己的情绪问题最好由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等待旁人来解释,安慰,或者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他应该看到,对于这些负面的情绪,是可以缓解甚至化解的. 未完待续(13 August)
我自己的感觉是,人的情绪变化,有时是由人自己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力量在推动,这些力量,可能就是那 "海平面下面的冰山部分",这个力量太强大了,而且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精神的最深处,以神秘莫测的方式发挥作用.所以假如我说,用理智控制情绪!这只不过是一种愿望.我们所能做到的,顶多只是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情绪.情绪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理智的考虑却需要耗费精力,懒惰的人,往往就任由自己的情绪发展,而不肯努力运用自己的智力来反思.真的能用理智控制情绪,影响情绪,左右情绪,那就需要,一方面你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理智的推理,另一方面,你负责思考的大脑要分离(?)出这样一个部分,好比一个监督者,经常主动检查自己的情绪,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审视自己,这样你能感觉到自己情绪发展的方向,甚至可能感觉到自己的某种情绪在一点点的积累,而不至于等它强大到自己无法控制,使自己手足无措.但是这样把自己放在显微镜下面去观察,显然太费功夫,恐怕生活中很少有人这样去做.
(14 Aug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