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1460 95
2005-10-19
中国需要文科官员

[554] (2005-10-18)

  在美国,高官有2/3是学法律的,历届总统大都毕业于耶鲁和哈佛,没有听说有毕业于MIT(麻省理工学院,美国最有名的理工科大学,也是世界第一的理工科大学)的总统,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如此,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第一天离职,第二天就夹着皮包去律师事务所上班。

  相反,我国政治局常委中,清一色的技术官员,清华大学毕业的占了多数。中国也需要改变,中国已经完成了从革命家工农干部到技术人员的转变,现在该是技术官员到社会管理人员的改变的时候了。

  学文科的更懂得这个社会的结构和组织,更了解社会的积弊,也能更好的开出治疗良方。他们从宏观上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更了解人民的疾苦,对弱势人群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更懂经济,他们熟悉历史,更懂得历史的教训和经验。学经济的懂经济规律,学管理的懂政府和国家管理,学法律的则自律于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能更好的以法治国,把国家建成为法治社会和制度社会。而学理科的操作能力强,乐于服从,却不大关心为什么,没有一个社会的大局观,在经济和政府管理、法制建设上无所适从。

  自然科学知识使人类的物质文明日趋发达,人文知识引领人类走上了民主与法治的道路。自然科学是“为用”的,人文科学则是要“为体”用的。我们的体制还不完善,更加需要有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的人,中国的官场呼唤更多的文科官员。

  文/astonwen

阅读后, 觉得此文值得一读, 特此推荐给大家, 供大家参考.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19 17:24:00

个人感觉文理科官员应该结合起来

有些管理工作需要内行

比如信息产业部部长,学文的行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9 21:31:00

信息产业部的部长就一定要理科吗? 我看倒也不见得.

作为一个部长, 关键不是他懂的这个专业有多少, 专业懂得越多, 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专家; 至于其部长, 只要他懂得如何管理好他的部下, 知道如何激励其部下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足见其是一个好部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09:45:00

“专家治国”?

可笑报纸上居然有记者或评论家把大量工科官员成为高官称为“专家治国”,我实在看不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试图建立“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理工科的人怎么成了专家?

哈耶克曾经极力批评过社会计划者具有强烈的设计社会制度的倾向,称他们是“致命的自负”。试问,一个学最优控制和计算机的理工科官员,跟一个学经济学和法律的文科官员相比,谁更喜欢或者习惯于去“设计”?!

套用哈耶克的逻辑,我甚至偏激地认为,记者和很多所谓的“专栏作家”是这个社会最无知的人。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懂很多东西,却一定要装作懂很多东西,不自负都难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0 9:48: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11:15:00

“学理科”不等于“学科学”,“学文科”不等于“不学科学”。如果我们还把文科中的某些学科称作“science of sth”,还要遵守science的原则。

science与(liberal)art是两大主题,但它们其实并不完全对应“理”与“文”(虽然有人如此翻译),更不应该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凭什么说我们每天看到的是同一天体?远方的行星在天空中“行走”(所以称“行星”),我们凭什么说这是同一天体在行走?而不是不同天体轮番出现?这些是science的内容。古往今来,我们写了无数日月星辰的诗词歌赋,这些是art的内容。

大家都能说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可是有人知道根据是什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14:53:00
这篇居然也加精了,我怎么没有看到经济学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