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77 0
2009-08-05

健康教育公众健康


文/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当前,医疗与健康已成为政府与公众日益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医疗与健康是医学科学的两个侧面,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医学分健康促进、预防疾病、医学救治和功能康复四个阶段。
健康属于前两个阶段,覆盖全人群,比较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侧重理念和人文科学。医疗属于后两个阶段,包含患病人群和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侧重科技和自然科学。
医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救治患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而最根本的则是健康促进,就是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水平,使发病减少,使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提高,健康寿命延长,使大多数人达到自然生理寿命,做到自然凋亡自然凋亡犹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是一种自然界美丽的循环,在人类就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
目前的情况是医疗资源消耗增加迅猛,患病人数不断上升,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要根本改变目前的状况需要四方面工作同时进行:政府主导,观念前移,结构调整,机制理顺,四者缺一不可,而且四个方面要综合平衡,同步协调,随时整合,寻找最佳平衡点,才能从根本上走出目前困境。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了。

21世纪的健康教育

21世纪是个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预防为本,预防以教育为本的世纪。西方有句谚语:“一两预防胜过一磅治疗。”《黄帝内经》上说:“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现代研究表明:1元预防投入可以节约医疗费8.59元。临床经验表明,又可相应节省重症抢救费约100元,而且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国家少浪费,造福全社会
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若采用高科技的医疗技术使美国人均寿命延长一年,需要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而如果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则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使慢性病患病率总体上下降一半,人均寿命延长10年,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美国社会福利局曾报告: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

21世纪的健康含义

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健康是责任,健康是金子。
2001年,我国卫生资源总消耗为614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因病、伤残、过早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8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2003年,卫生资源消耗为8000亿,2005年达10026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200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次住院费为7600元,而一年生活费仅6500元,因此,健康是最大的节约。
一人健康,一家幸福;一人得病,一家不宁。“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零”。“健康是金子”这一口号是世界卫生组织1953年提出的主题口号,意在号召全世界人民都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珍爱生活。因为播种健康,收获节约,珍爱生命,收获和谐

21世纪的健康标准

标准是: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
其中重点是把握中年关键的二十年,男女有别。男性是30~50岁,这20年,动脉硬化进展最快,转折点是40岁。一项调查表明:40~45岁间增加的患病率超过前40年的总和。所以男人四十,十面埋伏。女性是40~60岁,转折点是50岁,即更年期,所以女人四十,如花如梦,保养得好,女人到80岁仍靓丽如花,保养不好,50岁更年期一过,慢性病接踵而来,犹如一场噩梦。所以面对健康的四种人:聪明人,明白人,普通人,糊涂人,要做前两种人。对健康应该30岁努力,40岁注意,50岁轻松,60岁成功。
如果到60岁,还没有什么病,健健康康离退休,那么很容易做到80岁不衰老,轻松100岁。
什么是维多利亚宣言的三座桥梁和四大基石?
1992年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架起三座桥梁:在科学论据和政府决策之间;在知识和行为之间;在医学专家和社区民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使健康理念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健康行为
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十六个字。其中最重要的是八个字:合理膳食,心理平衡;关键是四个字:心理平衡;核心是两个字:和谐;而最核心的是一个字“”。“好”是一个女,一个子,即男女平等,阴阳平衡;女士优先,滋阴在前。无论在人体,还是在自然和社会,多数情况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一手硬,一手软;物质的硬,精神的软;欲望的硬,自律的软。社会的阴虚阳亢,急功近利与人体内的阴虚阳亢,交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使慢性病越来越多,发病时间越来越早。如果能真正做到“”字的精髓,男女平等,阴阳平衡,中庸和谐,厚德载物,那么世上大多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