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2585 3
2009-08-09
研究领域:劳动、人口经济学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量及结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


    毕先萍      赵坚毅                              李正友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北京100089)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150028)

摘要:本文从理论角度阐明了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对我国的系统实证分析揭示:就长期而言,我国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对就业量不存在明确的影响,然而它显著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迁;此外,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也各异,需要区别分析。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总量、就业结构
JELE24J60O33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oretically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orks on employment and its’ gross and structural impacts. Empirical analyses of China lead to three findings: (1)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esn’t have any permanent effect on Chinese employment level; (2) it leads to a substantial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3) the employment impact varies a great de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ross Employment LevelEmployment Structure


一、引言
一直以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备受理论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迄今为止,理论及实证研究主要围绕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两个方向截然相反的影响来进行展开分析:其一是“创造性破坏”效应论;其二是“补偿理论”。本文在综述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本文首先综述了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就业总体水平及结构变动的影响;其次,选取相关技术和就业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及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影响。
本文研究表明:(1)无论从总体还是各产业来看,技术进步与就业总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不能断言技术进步影响我国就业总量的增长。(2)技术进步显著影响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导致劳动力在各产业及部门间的流动强度增大。(3)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制造业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技能偏好型(skill-biased)技术进步(以正规制造业为代表)导致就业水平下降,而技能退化型(deskilling)技术进步(以非正规制造业为代表)与就业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1 21:19:55
哇!是哪年发表的论文啊?怎么这么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8 00:04:45
wor....tooo expensive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30 11:18:19
资料好珍贵(真贵)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