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对凯恩斯有误解,认为他只关注短期需求,忽视长期供给,实际上,凯恩斯的核心观点是非均衡,即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它不是短期存在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即它必然要发生,其爆发当然是在短期内,整个经济周期的大部分时间表现出稳定性,但只是表象的,萧条与明斯基时刻也只是一小段。
当然,凯恩斯的论证是有缺陷的,流动性陷阱与负利率出现的根源不是流动性偏好,而是货币债务压迫下利润空间的丧失,使投资与消费失去了动力。
至于罗默的技术进步导致规模收益递增,尽管比传统的规模收益递减有进步,也符合事实,但他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即把实物收益混同为货币收益。事实上,技术进步使产出增加,它改变的是实物供给,但并不等同于货币收入,因此,技术进步导致商品过剩、库存增加,物价下跌,即通缩,也就是货币收益减少。这种混乱源于传统经济学的概念混乱,如果应用新的概念体系,则一清二楚,即实物利润=实物产出-实物投入;货币利润=货币收入-货币成本,效率=实物利润/实物投入;效益=货币利润/货币成本,可见,罗默的规模收益实质为实物利润,在实物经济时代,实物利润与货币利润基本等同,但货币经济时代,两者并非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