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9227 19
2005-10-22
<P>罗森财政学第四章公用品一章中的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中有这样的结论:</P>
<P>公有制和私有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存在竞争。接下来又列举了卡夫斯和克里斯坦森的话“人们常常提起的政府企业的低效率源于缺乏有效的竞争”。</P>
<P>我们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国有企业正是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当中。然而现在,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正面临而且目前看来,除非改制,没有办法摆脱低效率的困扰。</P>
<P>大家觉得怎么理解,是不是我们的现实跟罗森分析的有偏差,若有,在哪里?若没有,应该怎么解释呢?</P>
<P>期待ing</P>
<P>另外,本主题将尝试一个新的奖励办法,我将拿出50大洋作为本主题帖的专用奖励,用来奖励那些回复精彩的网友,每个人获得的奖励额与回帖质量成正比,回帖质量不高者无奖!50大洋奖完为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19:29: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3 13:37:00
<P>我一直不太同意说国有企业不存在竞争这种说法!</P><P>人们常常说国有企业是政府主导,而政府之间是不存在竞争的,那么我要说的是这是在“统治经济”——就是人们所谓的</P><P>计划经济,要知道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必然要为获得利润最大化做最大的努力,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如果</P><P>说不存在竞争,那是因为我们的政府不存在竞争。</P><P>我的个人意见,逐步推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必须独立于企业,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劳动者,然后通过劳动者的自</P><P>觉联合——不要说劳动者素质低——来形成众多独立的法人实体,那么这样的法人实体就是存在不同利益的竞争主体,他</P><P>们完全可以通过作为“一”下的“诸一”的竞争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P><P>改制是我不太欣赏的做法,如果说改制是公平的,起码要实现捷克和波兰那样的形式公平!那么也不是不太可取,毕竟改</P><P>制可以使国有资产真正回归劳动者,如果说借改制的名义进行国有资产的狂分,我是反对的,事实上我们的国有企业改制</P><P>是“靓女先嫁”的,也就是说那些暂时还没有必要改革的企业先改制,这是什么逻辑?另外,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P><P>领导者总是将国有企业再出售,根本就不是去经营,如果说国有企业领导人获得“超值”的国有资产不是私有化,那么我</P><P>想这种再出售给私人、外国资本家是能够称得上是私有化吧?</P><P>罗森的财政学是建立在宪政民主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抛开这个历史、制度情境去单独考虑一个理论,我想是苍白而无助</P><P>的,这种差别在我看来就是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权大责大,权小责小”——无论是自由国家还是“后福利国家”!而中</P><P>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官文化和等级制度。</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3 13:5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huren</I>在2005-10-23 13:37:48的发言:</B>

<P>我一直不太同意说国有企业不存在竞争这种说法!</P>
<P>人们常常说国有企业是政府主导,而政府之间是不存在竞争的<FONT color=#1a1ae6>(政府之间并非不存在竞争,政府之间也存在着对资源配置权的竞争问题,tiebout模型)</FONT>,那么我要说的是这是在“统治经济”——就是人们所谓的计划经济,要知道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必然要为获得利润最大化做最大的努力,<FONT color=#1a1ae6>(为什么当前没有为利润最大化做努力,或者说为什么这种努力是低效的?)</FONT>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如果说不存在竞争,那是因为我们的政府不存在竞争。</P>
<P>我的个人意见,逐步推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必须独立于企业,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劳动者,<FONT color=#1111ee>(现在的国有企业,其所有权不是归全体劳动者吗?)</FONT>然后通过劳动者的自觉联合<FONT color=#1111ee>(怎样的自觉联合?哪个企业归纳部分劳动者,又有谁来负责生产,谁享有分配权……?)</FONT>——不要说劳动者素质低<FONT color=#0909f7>(共产主义社会到了?)</FONT>——来形成众多独立的法人实体,那么这样的法人实体就是存在不同利益的竞争主体<FONT color=#3d11ee>(都全民了,大家的东西,大家共有,怎么又不同利益主体了?)</FONT>,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作为“一”下的“诸一”的竞争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P>
<P>改制是我不太欣赏的做法,如果说改制是公平的,起码要实现捷克和波兰那样的形式公平!那么也不是不太可取,毕竟改制可以使国有资产真正回归劳动者,如果说借改制的名义进行国有资产的狂分,我是反对的,事实上我们的国有企业改制是“靓女先嫁”的,也就是说那些暂时还没有必要改革的企业先改制,<FONT color=#0909f7>(怎样衡量必要?一筐好苹果加烂苹果,选择先吃什么?)</FONT>这是什么逻辑?另外,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领导者总是将国有企业再出售,根本就不是去经营,如果说国有企业领导人获得“超值”的国有资产不是私有化,那么我想这种再出售给私人、外国资本家是能够称得上是私有化吧?<FONT color=#3809f7>(有什么理由评判这种私有化就一定是不好的,无效的?)</FONT></P>
<P>罗森的财政学是建立在宪政民主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抛开这个历史、制度情境去单独考虑一个理论,我想是苍白而无助的,这种差别在我看来就是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权大责大,权小责小”——无论是自由国家还是“后福利国家”!而中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官文化和等级制度。</P></DIV>
<P>对于楼上的意见我实在有很多不赞同之处,我觉得你没有指出国有企业痼疾之根本,提出的解决之策也不能自圆其说。用批注的形式,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跟你讨论。
<P>我在一楼提的问题没有得到回应。
<P>大家都来谈谈看法哦</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4 23:26:00
我觉得国有企业最根本的问题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不是劳动者的素质有多低,而是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工作,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然效率就低了,这与我国现有的产权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将许多生产要素定义为国有,可是国有这个概念是相当空泛的,模糊的。可是我并不赞成将国有企业盲目卖给企业家,这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对少数人有利的做法,自然会收到少数利益集团的支持,并请出几位丧失良心底线的“经济学家”来为他们摇旗呐喊,我觉得二楼的兄弟说的很对,将国有企业的产权真正送给国有企业的劳动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出他们的代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真正的管理,并将企业的利润上交一部分给国家,剩下的部分利润留给自己,政府不要在过多干预企业的日常管理问题,只要将合适的企业产权分出一部分来交给企业的员工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4 23:45:00
<P>好,劳动者有什么权利?如果你还承认国有企业的真正主人是劳动者,那么劳动者的所有权得到保障了吗?按照西方经济</P><P>学的观点,领导本身只是雇佣的,他应该授命于真正的所有者,那你去看看,在判定一个人下岗的时候,是谁在作主?是</P><P>雇佣者罢所有者,这就是按照西方经济学我推倒出来的结果。</P><P>第二,劳动者素质高固然意味着社会的进步,但是马克思早已经典的证明过,资本主义是解放了生产力,但是劳动在资本</P><P>主义社会是越来越“异化”的,在中国,这种异化还不够明显吗?另外,我的初衷是想表明劳动者的民主意识是足够的,</P><P>不能因为不懂微积分、不懂大数定理来判断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判断和民主选择吧?</P><P>第三,在你的心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公平,如果东西是我的,但是我不好好用,而你用的好,你能发挥它的价值,那</P><P>么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就该给你呢?为什么我们不是想搞好国有企业,而是希望换个经营机制来私有化呢?国有企业没</P><P>有真正发展当然有其内在的缺点,但是不能从根上否定,正如我们评价改革的负面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那么国有企业改</P><P>革失败是合作制不彻底的原因,我并不是要想否定效率,但是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在同一个矛盾体内体现的,不是绝对的此</P><P>消彼长的对立。凭什么发展不好的国有企业就是坏苹果?他们原来也是好苹果,是上面的蛀虫——国有资产的瓜分者让好</P><P>苹果变坏的,这种只看现象不注重本质分析的方法我觉得显然走了西方的经验总结法,距离波普的“证伪主义”还有一段</P><P>距离。</P><P>第四,国有企业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并没有考虑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劳动者的生产资料</P><P>所有权,从而劳动者没有足够的力量集中自己的权力对经营层进行制约,在法制建设过多的强调民法和商法的情况下,并</P><P>没有顾及到劳动者的基本的权利,没有建立劳动者的利益表达机制,一句话,中国劳动者的民主权威聚合能力受到限制!</P><P>第五,石家庄某大型药厂,实行生产节能,一吨材料总厂制定产1100单位,而车间自己制定产1200单位——绝对能够产</P><P>而且保证质量!那么车间主任可以以低于出厂价的价格销售多余的单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激励机制的问题了吧?说句不</P><P>太好听的话,你们这些没有在工厂待过的人有几个了解国有企业呢?你们知道工人在想什么吗?你们知道为什么国有企业</P><P>的老总总是被工人家属或本人袭击吗?</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6 00:3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unxinhai</I>在2005-10-24 23:26:17的发言:</B>
我觉得国有企业最根本的问题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不是劳动者的素质有多低,而是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工作,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然效率就低了,这与我国现有的产权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将许多生产要素定义为国有,可是国有这个概念是相当空泛的,模糊的。可是我并不赞成将国有企业盲目卖给企业家,这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对少数人有利的做法,自然会收到少数利益集团的支持,并请出几位丧失良心底线的“经济学家”来为他们摇旗呐喊,我觉得二楼的兄弟说的很对,<FONT color=#1111ee>将国有企业的产权真正送给国有企业的劳动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出他们的代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真正的管理,并将企业的利润上交一部分给国家,剩下的部分利润留给自己,政府不要在过多干预企业的日常管理问题,只要将合适的企业产权分出一部分来交给企业的员工就可以了。</FONT></DIV>
<P>你指出了产权的问题,为你的这个idear奖励金钱8,已经发出。
<P>但是你后半部分的论述,似乎又不能画圆了。
<P>你的想法是不是公司员工参股啊?一家企业有成百上千个主人,而且各个主人掌握的利益分配权、管理权基本等额,你认为这能解决激励问题,能解决产权问题?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分配才能实现公平,可操作性有多大?
<P>理论上不甚合理,完全没有操作性!</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