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性众筹是国内诞生最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最小,也是各互联网巨头公司均涉足布局的众筹类型。
同时,其与创新创业、消费升级的紧密联系,也为权益性众筹在双创时代走红铺平了道路。但是数据上的统计结果却令人咂舌。
自2016年6月以来,权益性众筹活动的投资者参与人次一泻千里。
根据权益性众筹的现实情况来看,权益性众筹问题的表现形式颇多:刷单、回报难兑现、电商巨头旗下众筹平台抢占市场、小平台灭亡等等。但众筹家认为背后的根本原因直接指向行业起点错误后众筹模式创新的乏力。
国内第一家权益性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历经爆发、转型硬件预售、转回产品众筹、最终被91金融收购,实际上凸显出权益型众筹在国内的最大困境,即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发展路径来让众筹与电商、预售模式隔离,导致了权益性众筹完全复制了电商模式,也让电商们跃跃欲试,最终导致权益性众筹被电商瓜分天下的同时还复制了电商的行业痛点。中国的权益型众筹与权益性众筹鼻祖,美国的Kickstarter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而中国的权益性众筹或许是那个先天的畸形儿。刷单、假货、爆品思维、断送了原本应该是极客感十足的权益性众筹的前途,也让它与真正服务创业创新的目标相去甚远。
当然,越来越多平台意识到了这类问题,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大平台力图将权益性众筹纳入众创生态环节之中,并向消费金融靠拢,而轻松筹、点筹网、开始众筹等也开始在农产品、民宿旅游等垂直细分领域发力,力图找到权益性众筹生存的新路径。
改掉陈规陋习仍需要时间,显然投资者这一端仍然是看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