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6399 21
2005-10-24

此题由网友AHHU提供,请到世界银行开户领取奖金200元。

两个好朋友在食堂进餐时,在拿筷子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要不要帮同伴拿,这里假设帮同伴拿是一种增进友谊的方法,具有正的效用,由于在食堂时人比较多,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并且是一先一后到达就餐位置,常常是两人都拿两双筷子,造成浪费和清洁人员劳动的多余付出,能不能有一种制度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4 20:15:00

正如楼主所说,这种状况是相互间沟通不够,也就是信息不完备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备,从制度安排的角度,觉得理论上还是事前约定一下,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周一、三、五、日一个人拿,二、四、六另一个人拿;也可以,每次进食堂前约定由谁来拿,这种约定和上一种约定比起来,有点麻琐。无论是哪种约定都会减少不确定性,合理地配置资源。

不过约定之后,还是有一个问题,即这种约定对当事人双方有了更多的约束,却缺乏激励功能,也可能造成一种负担。

最好的方法还是约定好谁也不帮谁拿,这样双方的产权被明确界定,各自行使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将外部性内部化,使交易成本最小,也避免了浪费和清洁员的多余付出。因为,交易成本越小的制度才是越有效率的制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7:28: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4 22:14:00
以下是引用zhangweiguo在2005-10-24 20:15:38的发言:

正如楼主所说,这种状况是相互间沟通不够,也就是信息不完备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备,觉得理论上还是事前约定一下,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周一、三、五、日一个人拿,二、四、六另一个人拿;也可以,每次进食堂前约定由谁来拿,这种约定和上一种约定比起来,有点麻琐。无论是哪种约定都会减少不确定性,合理地配置资源。

不过约定之后,还是有一个问题,即这种约定对当事人双方有了更多的约束,却缺乏激励功能,也可能造成一种负担。

最好的方法还是约定好谁也不帮谁拿,这样双方的产权被明确界定,各自行使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将外部性内部化,使交易成本最小,也避免了浪费和清洁员的多余付出。因为,交易成本越小的制度才是越有效率的制度。

楼上提到“要解决这种信息不完备,觉得理论上还是事前约定一下”。但事实上,很少有人会事前作约定,试想想谁会在进食堂前就商量今天我帮你拿筷子,或者你帮我拿,还是各拿各的。因为作约定本身也意味着是一种成本。而且约定可能诚如楼上所说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义务了,就不再能体现“增进友谊”了,也就失去了帮对方拿筷子的本意了。况且两人都拿两双筷子,同样都能增进双方友谊,甚至可能比只有一人拿两双筷子更能增进友谊。如果筷子的浪费纯粹是外部成本的话,那么希望从事前约定角度去解决问题,似乎行不通。

我的想法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增强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使得人们觉得浪费是一种很大的心理负担。那么筷子的浪费就不再是外部成本了。不过,此时却转化了这里的问题。一种极端化的思想,浪费是一种罪恶,那么就不再有人冒风险(饱受别人怒斥指责,呵呵)去通过帮对方拿筷子来增进友谊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09:59:00

事实上,如果假定所有同学都是理性的,这个问题最终可以通过重复博弈均衡得到解决:因为在多次同往食堂吃饭的过程中,大家可以认识到哪些同学有强烈的愿望帮他人拿筷子,哪些人只是偶尔这么做,哪些人是从来不这么做的。

当你与一位总是愿意帮他人拿筷子的人一起就餐时,你就可能不去拿筷子;如果你与一位偶尔会帮他人拿筷子的同学一起就餐时,你就会在拿筷子时环顾一下四周,看一看这个人有没有帮你拿筷子。我自己基本上是通过这个办法解决问题的,因而很少出现楼主所说的问题。

当然,如果一个人由于不理性而不顾他人的行为,或者没有多次博弈获取对他人的行为足够的信息,楼主所说的问题必然会出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2:42:00

拿筷子是增进友谊的必要手段吗?最简单的制度就是筷子盒边写上“各人各拿自己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7:28:00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会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食堂里的筷子是免费的。如果像有些学校那样,食堂里使用的是一次性筷子,多拿一双筷子要多出一角钱,就不会出现两个人同时帮别人拿筷子的情形了。并且在这种情形下,帮别人拿筷子以增进友谊这一点是仍然可以实现的。因为筷子是要付费的,拿筷子的人会在事先跟另一方说,这样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考虑两个人进行沟通的成本,假设一直都是这两个人一起吃饭,那么只要确定第一次由谁多拿一双筷子,以后的问题都好解决了。两个人轮流为对方拿筷子,每一次都能有正的效用,而只有第一次需要进行沟通。(当然,这里是不考虑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的环境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