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8-14 15:52:29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5:30 以最优解存在为目标,偏好理论不必要知道具体的u
偏好论确实不必要知道具体的u,不过,这不是“以最优解存在为目标”。

如何保证最优解存在,这是另一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12:40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5:01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4:09 呵呵,我是“人们”之一。可以说,我的一切疑问都是围绕x*的解的。偏好理论的特点是不求这个解是什么,只是证明有这个解我希望的理论目标是:这个最优解是什么数,怎么求出,意义是什么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真地搞不清楚了,你在一系列问题中到底想论证什么,到底想反驳什么。

附一句:君是否听过,五次及以上方程没有一般的求解公式?
想知道偏好理论与我希望的目标的一致性,若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了解性看过,三次就够复杂的了)但如果实践上消费者都作出最优选择,我想就不会涉及那么高次的方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20:24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5:34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5:30 就这个主题,我可能不应该把e的倍数当作赋值方式u,赋值方式u应保证u(x)的值只对一个偏好有效。而e的倍数这个实数系的值可对应无数个偏好。
我没看懂你这里想表达什么。
t=u(x)[比如从零到100]可以给无数个偏好赋值(一组从小到大的值分派给无数个偏好序)。但是具体的一个u只能给一个偏好赋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25:40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4:57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4:09 呵呵,我是“人们”之一。可以说,我的一切疑问都是围绕x*的解的。偏好理论的特点是不求这个解是什么,只是证明有这个解。我希望的理论目标是:这个最优解是什么数,怎么求出,意义是什么。
(2)你如果认为,数学中但凡讨论函数,都必须给出解析式,这只是你的假设。
要解出X的具体数,必需要解析式吧。
(1)(3)不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32:23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5:37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5:30 t=u(x)只是提供一个可被x*单值映射的实数系
你这里的x*是什么?

前面的证明里提到x*了吗?
是~的内容,可理解为效用,以t值代表。t值与X(效用)构成一个映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0:48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5:40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5:30 就这个主题,我可能不应该把e的倍数当作赋值方式u,赋值方式u应保证u(x)的值只对一个偏好有效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你能否先把u: Rn+→R这一映射的规则用自己的话说明一下?

(即这一映射是如何确定的)
当te~X,t一定存在且唯一,X、t都单调,保证了x1Px2当且仅当t1>=t2,于是存在X到t的映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1:07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32 是~的内容,可理解为效用,以t值代表。t值与X(效用)构成一个映射。
能否说得再详细一些?

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2:30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40 当te~X,t一定存在且唯一,X、t都单调,保证了x1Px2当且仅当t1>=t2,于是存在X到t的映射。
不是X与t都单调,而是P有强单调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4:33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25 要解出X的具体数,必需要解析式吧
未必。

你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求(给定精度范围内的)近似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6:02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20 t=u(x)[比如从零到100]可以给无数个偏好赋值(一组从小到大的值分派给无数个偏好序)。但是具体的一个u只能给一个偏好赋值。
你这话,前后不矛盾吗?

能否把话说得再明白些?(上面这种说法好像比前面还晦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8:15
猫爪 发表于 2009-8-14 08:56
nlm0402 发表于 2009-8-14 08:37
44# sungmoo

是否可以说偏好和效用函数是一一对应的?
一个偏好可以有很多效用函数,但“一个”效用函数,只对应一个偏好。
是否可以接着推论?:如果先推出一个效用函数,就逻辑地推出对应的偏好;但如果先知道偏好,却推不出确定的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与偏好是充分与必要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48:58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12 想知道偏好理论与我希望的目标的一致性,若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个人以为,有一个基本性的问题,你似乎总想把基数效用的思维带入偏好论。

另外,讨论解是否存在,与讨论如何求解,是两类问题。

你也似乎把几个问题搅在一起了。

当别人论证效用函数的存在性时,你却非要去谈如何求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50:14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48 是否可以接着推论?如果先推出一个效用函数,就逻辑地推出对应的偏好
问题是,你如何推出的。

在你的这种提法中,效用函数与偏好,哪个是更基础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51:53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48 如果先知道偏好,却推不出确定的效用函数
先知道偏好,该偏好也未必天然就有效用函数表示。

若偏好存在效用函数表示,则其存在无数种效用函数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56:37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6:46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20 t=u(x)[比如从零到100]可以给无数个偏好赋值(一组从小到大的值分派给无数个偏好序)。但是具体的一个u只能给一个偏好赋值。
你这话,前后不矛盾吗?

能否把话说得再明白些?(上面这种说法好像比前面还晦涩)
有点探险的感觉。
对于一个偏好P1,可以用0,1,2,3,4给其无差异线赋值;对于另一个不同的P’,也可以用同一个t的0,1,2,3,4给其无差异曲线赋值。
但是u是某个偏好X(或~x?)到t的映射,只代表某个偏好的赋值方式,比如t=2X1+X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05:30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56 对于一个偏好P1,可以用0,1,2,3,4给其无差异线赋值;对于另一个不同的P’,也可以用同一个t的0,1,2,3,4给其无差异曲线赋值。
现在的问题首先是:两个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族是否完全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08:15
两个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族(可以理解为一个“集合的集合”)如果不同,它们不可能用同一个实函数分别表示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09:47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6:48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12 想知道偏好理论与我希望的目标的一致性,若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个人以为,有一个基本性的问题,你似乎总想把基数效用的思维带入偏好论。

另外,讨论解是否存在,与讨论如何求解,是两类问题。

你也似乎把几个问题搅在一起了。

当别人论证效用函数的存在性时,你却非要去谈如何求解。
有时是。要不,n版就给你加分啦?呵呵。
我总的想法是,如果基数效用理论能提出具体的效用函数解析式,解出那个均衡解,与偏好理论给出的存在性条件应当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一定有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错。
基数效用理论从效用出发说明偏好,偏好理论从比较关系出发描述效用函数,两者应当能对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0:31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09 有时是。要不,n版就给你加分啦?
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2:28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09 我总的想法是,如果基数效用理论能提出具体的效用函数解析式,解出那个均衡解,与偏好理论给出的存在性条件应当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一定有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错。基数效用理论从效用出发说明偏好,偏好理论从比较关系出发描述效用函数,两者应当能对接。
基数效用论“有效用函数解析式”,不过是一个强假设而已。

偏好论中,不是什么偏好都有效用函数表示。

如果想引入更多、更强的假设,我们可以建立无数种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3:08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6:50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6:48 是否可以接着推论?如果先推出一个效用函数,就逻辑地推出对应的偏好
问题是,你如何推出的。

在你的这种提法中,效用函数与偏好,哪个是更基础的概念?
你又该说基数效用思维了
基数效用的效用函数不以偏好为基础。反之,我以为基数效用函数本身可以说明偏好(某两个元效用值的比较关系决定偏好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4:05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09 我总的想法是,如果基数效用理论能提出具体的效用函数解析式,解出那个均衡解,与偏好理论给出的存在性条件应当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一定有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错。
你认为这些“存在性条件”是什么?

如果基数效用论中本就不存在相关概念,如何讨论“条件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6:33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13 你又该说基数效用思维了。基数效用的效用函数不以偏好为基础。反之,我以为基数效用函数本身可以说明偏好(某两个元效用值的比较关系决定偏好关系)。
我确实要说,而且加一句:你到现在也不清楚两种理论的区别。

有偏好,不一定有效用函数。

你所谓的“有效用函数就有偏好”,显然是更特殊的。

另外,你如何定义“以基数效用函数本身说明的”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7:09
79# sungmoo
12楼,nlm0402婉转批评我的基数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18:12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13 你又该说基数效用思维了。基数效用的效用函数不以偏好为基础。反之,我以为基数效用函数本身可以说明偏好(某两个元效用值的比较关系决定偏好关系)。
说到现在,可以说,你的上述说法表明:以前和你说的任何东西(n个主题中的m个帖子),都没有意义了。

你还是没有清楚别人讲的东西。

既然这样,恐怕今后的讨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20:08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09 基数效用理论从效用出发说明偏好,偏好理论从比较关系出发描述效用函数,两者应当能对接。
如果真地能“对接”(仅仅是如果),我们就应该选择假设更少且更清晰的理论。

你认为,哪套理论假设更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22:08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17
79# sungmoo
12楼,nlm0402婉转批评我的基数思维。
不敢,我的确不会这些内容,太深刻了。

问题是,我和你一样,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做什么?
这些问题很深刻,我们要怎样做,才会从根本上击垮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24:30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7:14
ruoyan 发表于 2009-8-14 17:09 我总的想法是,如果基数效用理论能提出具体的效用函数解析式,解出那个均衡解,与偏好理论给出的存在性条件应当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一定有一个有错,或者两个都错。
你认为这些“存在性条件”是什么?

如果基数效用论中本就不存在相关概念,如何讨论“条件一致”?
基数不是假定存在一个以X为变量的总效用吗?(杰文斯认为只有单维效用,而埃其沃斯认为有组合效用)所以有U=F(x1,x2),这样不也是有目标函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27:41
sungmoo 发表于 2009-8-14 17:16


我确实要说,而且加一句:你到现在也不清楚两种理论的区别。

有偏好,不一定有效用函数。

你所谓的“有效用函数就有偏好”,显然是更特殊的。

另外,你如何定义“以基数效用函数本身说明的”偏好?
U=F(X),分别将X1和X2代入F(X),U值大的好于U值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7:28:23
再说几句吧。

理解一种理论,评价(特别是批判)一种理论,首先要运用该理论内在的概念与逻辑体系。而不是用别的概念与逻辑代替该理论中的东西。

对于某一理论的某一命题,首先要明确其对应的issue,而不是把几个其他的issues强加于其上,再评价这个命题及这个理论如何如何。

评价一理论,也应该尽可能先了解其“全貌”,而不是“刚有点认识”,就来评价,特别是,这时就用自己的概念体系先入为主地代替别人的体系而去评价。

理解理论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大量问题,这时也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自己可不可以解决。哪些是因为自己认识不够,哪些是因为理论缺陷。

我始终认为,不问问题的人不是“好学者”,遇问题就问的人也不是“好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