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830 15
2005-10-24
王治郅出书揭示“不归”真相,在美国引起轰动!绝对劲爆!
王治郅的自传《心灵独白》刚刚面世,就在美国引起强烈轰动! 书中揭示了“不归”真相,以及从“天之骄子”到“国家罪人”的心路历程。 以下是美国NBC电视台的华裔记者斯蒂夫-陈对王治郅的专访: 记者: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本书? 王治郅:写作是孤独的分泌物。 记者:写这本书用了很长的时间吧? 王治郅: 我不急着写,关起门来写东西只会完全离开现实生活, 与社会脱节。只有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时写出来的才叫文学。 记者:你在洛杉矶的生活好吗? 王治郅: 诗人顾城说: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我说:我想在窗子上/全蒙上帷幔/让所有习惯光明的眼睛/都习惯黑暗。 正视黑暗的勇气,是对光明唯一的呼唤。缺乏这种勇气,光明只能像蜡烛一样熄灭。 缺乏这种勇气的顾城,逃到了小岛上,可耻地死去。而我生活着,挣扎着,艰辛且痛苦。 记者:那快船队呢?听说你又上了伤病名单。 王治郅:我是一个上错舞台的演员。观众都是我所陌生且厌恶的,老板却让我逗他们笑。 记者:你好象很忧郁,有借酒消愁吗? 王治郅:在一个日暮穷途的时刻,最痛苦的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什么都尝试过了, 只剩下堕落;片刻的欢悦,并不能根除分崩离析的恐惧。 现在喝酒的人,大抵都是因为快乐,官僚和商人们以上千元一瓶的人头马豪饮。然而,这仅仅是价格的高低而已,他们跟猪圈里喝水的肥猪们没有什么区别。真正的饮者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曹操、是刘伶、是李白、是东坡、是鲁迅、是郁达夫、是金庸古龙小说中的大侠们。酒之诞生,是源于人感情的脆弱。真正喜欢喝酒的人,在喝酒之前就已经知道酒什么也改变不了,对酒并不抱什么希望,因此永远不醉。 记者:你对中国篮协公布的“真相”有何看法? 王治郅:他们辩论的方法是以自己为中心,并不是客观分出对错真假,谁也休想辩得过他们。 对了,萨达姆又当选总统了。唯一的候选人,全票通过。 伊拉克外长阿齐兹说:“选举是公正的。” 记者:这么说,你对“真相”有异议? 王治郅:人们总是厌恶臭袜子,把它们扔到床底下去。其实,袜子有什么过错呢?臭的是自己的脚,袜子不明不白地充当了替罪羊。 历史便是这样写成的。 记者:有人说,你本来是一个好人,只是一时糊涂犯了错误。 王治郅:历来,中国人对“好人”的定义是:认认真真的生活在虚伪中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好人”。 记者:你从中国的“英雄”变成“叛徒”,是否很意外呢? 王治郅: 以前,我仰慕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现在我发现,他们被各种印刷物加工润色过,已然不是真实的他们。他们在我的面前宛如庙里的神佛,后来我发现神佛是泥塑的,心里顿时凉了。 记者:你仰慕的英雄是? 王治郅:上古我欣赏刑天,欣赏他断首后舞剑的英姿; 中古我欣赏稽康,欣赏他刑场奏《广陵散》的悲壮; 近古我欣赏李蛰,欣赏他天牢中挥刀自刎的豪迈; 近代我欣赏谭嗣同,欣赏他留下来为求一死的决绝; 现代我欣赏鲁迅,欣赏他让海婴“忘了我,好好生活”的洒脱; 当代我欣赏李敖,欣赏他稳占五百年来汉语写作前三名的骄傲。 有一天,我将欣赏我自己。 记者:姚明和你有联系吗? 王治郅:我们经常通电话,他最近写了首诗给我: 我希望你,和我一样 满腔热血,心头带伤; 要狠,狠得象狼 敢叫万夫莫当! 要傲,傲得象兰 高挂一脸秋霜。 我想,只要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在我身边,那么我内心所有的痛苦, 所有的压抑,都可以得到释放。 附: 日前,姚明在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时,对王治郅“不归”事件的评价: “如果一个国家,不懂得尊重人才,甚至强迫人才跪下, 最后就会失去人才,只剩下跪拜在地的蠢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5 13:30:00

怎么会没有人发表点意见?大家都习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4:28:00
不是,不是不知道具体事件呀。王治郅怎么了? 不小心触犯了政府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4:58:00
不认为这访谈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5:22:00
假的,肯定是假的。姚明还写了首诗送给王治郅。太能编了。不过……[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15:54:00
不过大家想一下,如果你是王治郅,你会作出像中国官员解释的那种选择吗?我觉得不管真假,但是挺有道理的。咱们国家对人才的保护这方面做得真的不怎么样,对吧?包括学术上的人才也是一样,中国的教授在中国的大学不过是雇员,他们总是被摆放在领导们身后。然而当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在给将教授比作哥伦比亚大学的employees时,被一名教授当即打断,他说:我们不是哥伦比亚大学学生们的employees,我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大家想一想吧,那么这条消息的真假就显得不再那么总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