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金融类
2778 7
2009-08-16
斑竹封了贴,但是我又写了一大堆的想法出来的,算了,去掉回应那个贴的部分,贴出自己的想法吧

目前代理人渠道卖出去的保险赔付率较高,有几个原因,我想并不完全是精算的责任,可能被误解了:
1. 精算与代理人的沟通不顺畅,可以这么讲,很多精算人员与营销队伍没有多少有效的沟通,这点我认同精算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2. 国内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真正看过保险公司理赔事件,你就会知道有些事情是多么的荒唐;我们只能说精算正在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但想在现阶段实现很难很难;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卖得那么好的保险产品在中国卖得乱七八糟,我想不仅仅是精算乃至于保险的问题吧,有些产品再加价,再多严格的核保,也是赔得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然后又不能不卖,又很难不赔。这就是所谓的,呵呵,俺们劳苦大众的智慧,恩,在有些方面还是相当高的。(强烈推荐有条件的精算从业人员去多查查具体的赔案发生细节,或者多多斟酌一下能掌握到的某些离奇的数据)

3.部分(我不说是少数)代理人微薄的保险产品认识,以及唯销售马首是瞻,这点“骗”去了多少劳苦大众的钱?“保险是骗人的把戏,保险业就是高级骗子的聚集地。”对保险错误的认识,恐怕真的还不是精算造成的。严格的条款,严格的责任,通常只作为补偿性质的保险,被某些人伶牙俐齿地说成了可以赚钱的东西,然后大众自觉“上当”想退保,然后发现退回来的钱少得不得了,于是乎骗子也就灌在了保险公司头上,保险公司会因为退保赚钱吗?我想它真的要去哭了,赚钱的决计不是它。

额外提一下,我觉得佣金制不应当用首年即给最大比例佣金,应当用5年以上甚至更多,过了某个期限拿多来设,但是目前这种销售制度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保监会一定要发挥应有的功能,督促保险业形成自己的行业道德规则,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乱弹了一段时间,挺佩服国外保险公司的超长期(超越百年)的持续经营历史,真的希望我们也可以创造能够持续经营百年的保险公司

另外希望相关帖子的人消消气,对事不对人,还是斑竹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6 08:13:51
借地做一个调查,各位做精算自己有买保险么?买的都是什么种类的?
1.意外和定期
2.两全(分红或非分红)
3.投连和万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15:00:39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16 00:16
斑竹封了贴,但是我又写了一大堆的想法出来的,算了,去掉回应那个贴的部分,贴出自己的想法吧

目前代理人渠道卖出去的保险赔付率较高,有几个原因,我想并不完全是精算的责任,可能被误解了:
1. 精算与代理人的沟通不顺畅,可以这么讲,很多精算人员与营销队伍没有多少有效的沟通,这点我认同精算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2. 国内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真正看过保险公司理赔事件,你就会知道有些事情是多么的荒唐;我们只能说精算正在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但想在现阶段实现很难很难;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卖得那么好的保险产品在中国卖得乱七八糟,我想不仅仅是精算乃至于保险的问题吧,有些产品再加价,再多严格的核保,也是赔得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然后又不能不卖,又很难不赔。这就是所谓的,呵呵,俺们劳苦大众的智慧,恩,在有些方面还是相当高的。(强烈推荐有条件的精算从业人员去多查查具体的赔案发生细节,或者多多斟酌一下能掌握到的某些离奇的数据)

3.部分(我不说是少数)代理人微薄的保险产品认识,以及唯销售马首是瞻,这点“骗”去了多少劳苦大众的钱?“保险是骗人的把戏,保险业就是高级骗子的聚集地。”对保险错误的认识,恐怕真的还不是精算造成的。严格的条款,严格的责任,通常只作为补偿性质的保险,被某些人伶牙俐齿地说成了可以赚钱的东西,然后大众自觉“上当”想退保,然后发现退回来的钱少得不得了,于是乎骗子也就灌在了保险公司头上,保险公司会因为退保赚钱吗?我想它真的要去哭了,赚钱的决计不是它。

额外提一下,我觉得佣金制不应当用首年即给最大比例佣金,应当用5年以上甚至更多,过了某个期限拿多来设,但是目前这种销售制度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保监会一定要发挥应有的功能,督促保险业形成自己的行业道德规则,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乱弹了一段时间,挺佩服国外保险公司的超长期(超越百年)的持续经营历史,真的希望我们也可以创造能够持续经营百年的保险公司

另外希望相关帖子的人消消气,对事不对人,还是斑竹说得好
我说说我开始做精算之后遇到的这些离奇的数据,也不想再和谁争论,被狗咬了难道还要咬狗吗?

1.经常会在赔付三角中看到某些2008年出险,2006年赔付的索赔。
2.有一次数据统计上来有个很离奇的一亿多的保费收入,当时出于风险管控的原因很紧张,几个部门联力调查该保单,最后经过确认是下面的代理人填保费时把自己的工号输了进去。
3.每个月的数据都不精准,不管是保费还是赔款,都要等到好几个月之后数据才会稳定在一个数值范围内。有时候两年过去了还会有补录。

保险是负债经营,到了一定规模以后精算师是必不可少的。就好比你在小河道里航行可能只是需要一副船桨,但是在太平洋上航行难道不需要一些导航系统吗?现在在中国的情形是保险业的个别人员素质太差,对于保险产生了及其幼稚的认识,导致这个船船桨船体工艺都不过关,这样一来精算师每天都把精力集中在查验一些错误的数据上面了,再精确的导航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19:15:38
killer1832 发表于 2009-8-16 08:13
借地做一个调查,各位做精算自己有买保险么?买的都是什么种类的?
1.意外和定期
2.两全(分红或非分红)
3.投连和万能
意外险(自己公司的产品)
定期寿险(自己公司的产品)
重疾险(PICC健康险,纯保障型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19:23:42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16 00:16
1. 精算与代理人的沟通不顺畅,可以这么讲,很多精算人员与营销队伍没有多少有效的沟通,这点我认同精算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这是个很头痛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6 19:34:49
其实,我们早就在考虑怎么提高保险代理人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约束能力,大力地去挖掘一些过失早就毫无意义!
需要什么样水平的营销队伍才能重建保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才能让风险可控?  对于那些内心只装着数据的精算师来说,可以说自己和这个没有任何关系,对于那些内心装着保险产业的人或许很关系并正在思考,因为很多保险系的教授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不是团队建设的问题,而是营销模式需要变更?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保险营销? 为什么保险行业的其它工作人员包括精算师也以"卖保险为耻"?这些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非常清楚保险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是科学的还是骗人的,本来团结合作或许可以去改变这个现实的,但是为什么他们像鲁迅笔下的那些看着得肺痨的人吃"人血馒头以求痊愈"的群众一样麻木不仁?总之这个点最值得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