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转贴)郎咸平“6+1”无法解中国难题(1)
楼主
gwjtorock
4220
4
收藏
2009-08-16
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用以解释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那就是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他认为,今天的国际竞争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竞争阶段。产业链包括七大环节:一是原料与生产,二是产品设计,三是原料采购,四是仓储运输,五是订单处理,六是批发经营,七是零售。在这七个环节中,后面六个环节是需要大量大学生去做的,第一个环节则基本不需要大学生,而中国恰恰在国际分工中分到了所谓的“6+1”中的“1”,即生产环节,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低端制造(对产品物质形态的制造),这种产业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国极度欠缺“6+1”中需要大学生的“6”,所以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乍看这一“理论”,似乎无懈可击,完美地解释了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实际上,郎咸平先生的确找对了门路,可惜的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下去,这种“6+1”理论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
美国为什么能长期消化大量大学生就业
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今天,10多年的时间,中国大学生就业愈发艰难,无论是量(就业率)还是质(工作的好坏)上都每况愈下,而这10多年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这就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离奇之处。美国绝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只有在遭遇经济萧条时才会出现暂时的大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局面往往是几十年才一遇。
即便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并未遭遇特别严重的就业寒冬,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时期是26%,今年与去年相差并不大。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比如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2.3%,达到49754美元。
这么多专业起薪逆势上涨,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质在提高,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严重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长期吸收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技术、垄断性(对全球而言)、“虚”的产业,这些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高技术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需要大量大学生的,本国的学生不够用,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就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美国仅经营品牌符号本身,物质产品放到中国大陆来生产)、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少量奢侈品等等,这几样虚的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的强大工具。而这些产业,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做。
如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美国本土保留的正是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等“虚”的层面,这些层面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完成。
与郎咸平先生商榷
笔者的解释与郎咸平的“6+1”理论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看到了“虚”的层面是能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所在,即吸收大学生的就是“6+1”的“6”。不同之处在于,郎咸平只停留在了表面的七个环节,错误地得出今天的国际竞争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结论。
要证明郎咸平的错误非常简单,按照他的理论,我们只要发展好“6+1”的“6”就能在国际产业链竞争中取胜,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实际上,中国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早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许多世界品牌的这六个环节都是中国人在做,除了产品设计这一环可能稍逊,其他五环中国人做得非常好。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这六个环节本身,问题仍然在于产品(品牌),国际竞争仍然是产品的竞争,而不是所谓的产业链竞争。只要创立了世界级的品牌,那六个环节自然而然就运作起来;如果没有品牌,去做这六个环节是“巧妇做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所谓的六个环节,是围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去运作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品牌竞争胜利之后催生了六个环节,而不是靠六个环节本身去竞争。如果中国创造出一个可以和耐克匹敌的世界级运动品牌产品,那六个环节马上就会运作起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就源源不断。
品牌的打造只与六个环节中的“产品设计”有关联,单靠产品设计是打造不出品牌的,品牌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程。所以说,“6”是果,而不是因,把大学生就业难归根于“6”本身是荒谬的。
发展“大学生密集产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治本之策
“6+1”理论除了肤浅之外,还在于片面,仅仅涉及了产业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政府对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持日常运作,二是开发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与技术研发、制度设计、法律建设、经济政策研究等等)。大量的大学生是直接进入政府工作或者为政府打工的,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其二,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6+1”。其次,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大大改观。再次,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就可以虚拟化经营,我们只须雇佣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就聘请了五百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经济类的毕业生就不必挤破脑袋去外国的投行,我们自己就能消化掉这些毕业生。
如果我们有能走出国门的明星娱乐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学生进行编剧、摄像、表演、导演、营销、宣传、策划等等。可事实是,我们连“韩流”都抵挡不住。那些所谓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只不过是出口转内销而已,他们只是充当了美国人占领中国市场的工具。我们的娱乐明星如果只能在华人圈里发展,所能吸纳大学生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有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大行于世的软件、网游产品,我们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和产品生产。事实上,我们的网游市场被韩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其某些“虚”的产业或高技术产业在国际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他们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共同原因。法国有无数奢侈品和国际品牌;德国也有诸多国际品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首屈一指;美国军工、金融服务业、汽车行业也是世界领军;韩国也有三星、现代等国际品牌。所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于“6+1”,不在于高校扩招,也不在于专业不对口,而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一句话,我们缺乏“大学生密集型产业”。因此,要解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god_kill
2009-8-16 19:27:43
没有深究这个问题,主要是我的时间不会花在这个上面。也没有能力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有就是我觉得每每站在经济角度看问题都不能看得全面和明白。不过还是谢谢楼主的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没事便便
2009-8-16 19:34:30
金融服务业也在六里面,这个文章得作者不懂6+1到底指什么, 其它六个环节我们早就做?我们有UPS么?我们有沃尔马么?我们有的都不占最大的比例,其实其它都是服务业,郎就是说要延长产业链,做相关服务业的问题, 全世界针对B2B的服务占70%,我们的比例是多少,而不是你有没有的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Alextianqi
2009-8-16 21:09:23
首先发展世界级品牌不是国家政策,大量资本投资就能搞起来的。可口可乐,花旗,通用,哪一个不是许多年积淀出来的,着这些企业的成长也都经过了6+1的每一个产业链,到今天他们成扎为全球性企业,才将其产业链在全球优化布局。所谓的要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和世界级品牌还是要从产业链上若干环节做起,这些不是短时间能做好的,在全球化大潮中,国外巨擘更是打压你不让你做起来。想一下发展起一个产业那是笑话,印度大力发展软件业到头来还不是成为美国的外包工厂和人才基地。如果能扶植其另一个大产业政府也不会被房地产业绑架了。其实郎咸平的6+1理论是你的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理论更基础的东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manshirong
2009-8-16 21:11:42
没有调查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没有正确调查也不要轻易下结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转帖]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南—受益匪浅!
郎咸平:从产业链分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转载]
[原创]中国大学生就业谜团
高校学子就业引关注 逾8成学生认为难觅理想工作
【转】叶楚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
郎咸平专集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
上传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填好的)
郎咸平是天蓬元帅还是猪八戒!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求助成功区
商学院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论文版
热门文章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