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84 1
2009-08-16
连片分地完全可以现在推行




人大代表 赵勇军
农技教师 何世会





村支书 赵松键
农民 谢进杰

当前,我国农民增收举步维艰,土地抛荒触目惊心,土地流转速度非常缓慢,农民厌农情绪非常严重,广大农民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十分急切。我们的许多农民和基层干部都认为当前农村的耕地、园地、山地过于零散,严重地阻碍了土地的流转,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和痛苦,十分希望国家连片分地。那么,连片分地可以全国大范围推行吗?


一、连片分地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





对基层政府来说,不光是打破城乡二元制促进土地流转农民进城,还是搞公司+基地+农户的连片开发、搞农业合作制、延长土地承包期甚至提倡土地私有制等等,首先都必须要连片分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对党而言,连片分地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奔小康难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党快速地领导全国人们共同富裕。对农民而言,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充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植业。对农村老人妇女而言,能减轻劳动负担,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潜力。对无地的农村人口而言,随着惠农政策的推行,种地成本的降低,他们非常渴望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作为他们生存的最后保障。对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和农民工而言,连片分地是解决返乡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急需土地规模经营最顺利的途径。


二、大量村庄的自发实践证明了连片分地是非常正确的





许多关心农民的基层领导已经在连片分地的操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广西江州区左州镇光坡村村民何红谋告诉记者,他家共有12亩甘蔗地,原来分成20块,面积都很小,“插花”在各家各户的责任地之中,各农户耕作都相互受影响,而且非常费时费力,每年砍运甘蔗要花费160多个工日。土地整合后,他家的12亩地整合成两大块,用拖拉机耕作一个早上都不到就能完成,而且路通到地头,以后砍甘蔗就可以节省60到80个工日,可节省成本4000元左右。同时,实行滴灌以后,甘蔗亩产可达10吨以上,每亩地可增收1000多元,而且宿根蔗可延续5到8年,成本就更省了。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农民也在连片分地中迅速地走出了土地抛荒的艰难困境:如今全部土地实现滴水灌溉,棉花亩产达到了400公斤以上。去年,下八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金海北村连片分地后村里一部分人搞规模种植、一部分人搞规模养殖、一部分人组织全村机械承包工程,剩下的人在集镇搞第三产业,不到三年,人们生活就超过了城里人!安徽省太和县孙法试点村位于皮条孙镇北侧,辖10个自然村,1320户,4626口人,人均耕地1.1亩,连片分地后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年。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南塘村连片分地后拖拉机开到田里,十几亩地不用半天就搞掂,过去用牛耕,十几亩地半个月都弄不完。贵州兴义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打破田块、分期建设、重新分地”的方法让他们的农产品占周区农产品的比重达80%以上。




从个别农户的私下探索来看,农民也是很支持连片分地的。湖南凤凰县腊尔山镇农民陈八斤以前在土地承包时,宁愿要7亩连片的山地也不要15亩分散的山地。湖南靖州苗族自治县农民刘宗艳为了连片耕作,宁愿把田地调到全村最偏僻的山上,并准备建一所小屋,过一个世外桃源的生活,很遗憾,他在建房时被一石块击中而死未了心愿,死不瞑目啊!


三、连片分地能彻底走出土地流转难的困境





温铁军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曾经在‘实验’中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搞了十年还是只有1%的农户租让土地,这说明我们这种内生的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土地流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它无法解决当前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难题,无法让大多数农民通过务农奔小康。





制约土地流转的阻力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土地太零散,没有规模效应,难种难管,一些农民即使想把田地租出去,也没人要,除非送给亲戚朋友种。目前的土地转包经营者一般都对土地有连片的要求,土地承包到户时,各地都是根据土质好坏、离家远近、阳光是否充足、灌溉是否方便,按片按人平均分配到户的,由此造成各个地块不但面积十分狭小而且分布十分分散。后来,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又进行了几次土地调整,许多农民又将本来就不大的田块分成小块,小块分成碎块,平均分给新增的人口,使农民的承包地更加零散。如今,要使这些零零碎碎的土地流转集中到一起,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困难重重,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现在的情况看,通过土地流转最终形成连片的1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少得可怜,平均一个3-4万人的镇也不过一二户。连片分地,既吸取了土地流转形成种粮大户的优点,又继承了我国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


四、连片分地有适合各类农村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1)平原模式:由于个地块差别不是很大,连片分地的规模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了农民们对土地质量的要求,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平均进行连片分地。





2)丘陵山地模式:由于该地区耕地地质量差别很大,而且农民对田地的依赖性也强,可以先将每个村小组交通方便旱涝保收的田每人0.3亩,按户连片分配,作为基本口粮田,其余的田、地、山再统一作一次性连片分配。





3)农庄模式:允许农户不要水田只要山地或者不要山地只要水田发展特种农业经济,不过面积是有区别的。例如:只要水田的分地5亩,只要山地的可以分地10亩。



4)合作体模式:鼓励多个农户(如一个村庄中的弟兄、朋友、邻居等)组合成为一个合作体进行分地,这样可以使分得的土地更宽,减少分得差地的风险,更便于机械化操作,进行规模化种养,还可增加农民的投资能力。



五、连片分地还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1)连片分地之前尽量把路修好,特别是通往离家比较远的田地的道路,当然农村的路要求不会很高,泥沙路也可以,绝大多数的路可由农民自己把老路加宽整平就可以了,很难修的路可由国家免息贷款或国家出一部分钱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的方式进行修建。



2)如果不能把路修好的话,可以这样处理,离家远的田、地、山可以多分一些,离家近的田、地、山少分一些,具体的比例由农民自己根据土地远近土质好坏确定。



3)为了方便城市资本和技术下乡,增强连片分地的宣传力度,增强改良差地的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提议:凡是老家在农村的所有非农户口人员,也可以在老家农村分得一份土地。



4)为了立足公平和长远发展,这里的土地既包括所有的耕地园地还包括农民的自留地和荒山以及宅基地和废弃公共资源如小学、果园、林场等。





5)
对于个别农户愿意把房屋搬到连片分地后的田地附近,一心一意进行农业生产,并且建沼气池的,国家可给予资金扶持。





6)
对于已经作长远投资的农户,国家应该补偿农户的最低损失后再进行连片分地。



7
)国家根据财力逐年建一些连片分地的示范村,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水电路改造、土地平整改良以及特种种养引导。








连片分地顺应了时代需要,符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完全可以现在推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6 22:00:34
确实可以实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