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各种声音鱼龙混杂,搞不清其背后到底是什么.丁所言甚是,但同仁之顶又何尝无道理呢?我认为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可过于主观,过于绝对.我绝对还是有很多经济学家很厉害的,虽然有些不怎么样,也不至于泱泱大中华的经济学界红红火火只有5个真正的经济学家?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丁学良: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有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对经济科学做什么样的贡献就想着获诺贝尔奖。
这样说是不是很过分?
说的好,经济学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专搞理论的,也有喜欢结合实际的,只要能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策略方法都是经济学家
大陆的经济学家普遍水平不高,很多不是老老实实研究的.
中国需要思考,中国社会需要思考,中国的经济学家更需要思考,所谓学家者,要有专门的知识,有所长,有所创,在这方面,中国的学家们,确实令人大汗。
巴菲特、索罗斯、林奇都说过:如果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死光的话,对于金融业是件大好事。
这话有些偏激,但是对于想赚钱或是预言未来的“经济学家”是种讽刺
好的经济学家可以预言未来的大势,但是预言不了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马克思就这样说过。
所以,经济学家无论国内国外,都有自己对未来的判断,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别人,也不应该去讽刺别人。
至于只会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的“导师”,大家笑一笑也就算了
总说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可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所谓的经济学家们很少真正为大众着想,唉!!!
这个话题还是不用再讨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5 3:34:55编辑过]
耐心的看了各位大侠的高论,深有感触,也说两句。
本人认为国内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应该换个名称:经济学教师!但他们也只是做到了:授业。(暂且不管授得好不好)
他们还没有达到可以解惑的地步!
美丽的光环总有暗流在流动!
应该有一个评判的标准,横看成岭,竖看成峰,角度不同而已,怎么说中国经济学家在中国特殊的发展时期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经济学科的发展,不是一挫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几代经济学人的努力,才能站到世界的前沿!香港的社会学者丁学良的有些看法,值得当前中国经济学人借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经济学应该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求同存异吧 不然我们自己的经济学永远不可能有批判性的发展
中国经济学正在发展 尽管很慢
中国经济学家正在孕育 尽管没有
何必盯着别人的一言一行,拼命也要把它大卸八块,一字一句的分析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别人说去吧,人人有良心就够了。
在这个论坛里的人,不敢说是什么经济学的高人,但也应该是些对经济学感兴趣,关心中国经济状况的热血男儿(也包括热血女儿),大家应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去想,不要人云亦云。
谨代表个人看法,我还是对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经济学家抱有极大希望和极大的尊敬的!
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目前究竟解决了多少问题?是不是只涉及到皮毛为触及根本?
一家之说,不足为奇
中国的经济学家
中国大学里面所谓的教授
哈哈哈哈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就算没有那么多经济学家发表那么多经济论文,社会还是会走到现在这种状态
社会需要一个全民均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恰恰对经济的发展缺少一个制衡,过渡的追求经济发展,制造出一大批所谓的经济学家,丁学良的说法虽有些过头,但也说明目前国内很多的经济学家的确名不副实!
“主流经济学家”?能给个明确的定义吗?
经济学家少和媒体 企业接触 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