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20 0
2017-02-16

3816.合成人工元素应该尊重元素形成规律

2017.2.16

自从发现110号人工元素可能存在学术造假之后,我又分析了其他人工元素的发现过程,对比化学元素内部结构,发现成功的人工元素无不尊重元素形成规律:保持元素的既有内核,只在表层结构做文章。

说白了,就是使用嵌入法,而不是破坏元素的既有内核。

例如:嵌入“氢”、“氦”同位素中的“氘”、“氚”、“氦4”原子,它们本来就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结构。也可以尝试嵌入低端化学元素,以不破坏和超越基本内核为原则,因为基本内核很难打破和超越,除非制造核裂变。

第28号元素属于“氖”核元素,自身又是“镍”核,层次已经很高,82号“铅”元素属于“铂”核元素,没有“铀”核基础,怎么能够合成出来以“铀”核为基础的第110号元素呢?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119号元素很可能是“钕”核元素,核外电子构型以2、8、18、32的“钕”元素为基础,产生新的元素内部结构。以核外电子构型2、8、18、32、32的“铀”元素为基础,与以核外电子构型2、8、18、32、32、18的110号元素、以核外电子构型2、8、18、32、32、18、8的118号元素为基础,都不可能合成第119号元素,因为核外电子构型逢双必变,在两个32之间会产生一个新的大于32,小于64的数值,数理方法可能预测,然后重回32、18、8的顺序。

核外电子构型反映原子内部结构,原子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黄历也要改变才能跟上形势。所以,科学家至今没有合成第119号元素。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