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问题涉及了很多数字,但这些数字不可以简单地解读:
1、新币对美金在2002-2012升值了50%;而港币盯住美元。所以以美元计价的GDP自然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相对涨幅。
2、人均这个概念也很重要。新加坡常住人口增长一直非常缓慢,生育率低,而很多低收入工作从业者都是外劳,比如建筑工人和女佣,这些人是不算在常住人口里的。而且,有了这些外劳的帮助,新加坡本地人才可以做附加值更高的其他工作,香港也是如此。它们两个的主要区别是ZF的移民政策,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比香港紧很多,注重吸引高端人才;而香港原来还可以就给落地身份,人口调控一直滞后。日本对引进外来人口很抗拒,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结构复杂,国家越大,越是对外依靠少,所以本地人就要从事各种各样工作,高附加值和低附加值都要做。
3、从经济增长模式上,新加坡和香港还可以比较一下,但日本却不能和这种城市级别的经济直接比较。前两者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对外贸易和低税收是生存之本,依赖外来人口,移民政策也非常关键。而日本虽然也依靠外贸拉动经济,但却有自己的经济内循环,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把所有国民都变富有的。
最后我想讲一点,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虽然有衡量国民财富的指导作用,但不可以直接解读。对于每个经济人来说,如果你赚本国货币,不出国旅游,只在国内消费,其实汇率因素是不太重要的,那么以美元计价你的资产/收入/GDP就没太大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