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发表于 2009-8-30 22:16 
1、版主是认为汇率研究中其实也可以不要实际汇率这个概念是吧?
2、在版主看来,汇率好比股市中的股价一样,仅是由于人们的交易行为,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所影响,那么想必要预测汇率的走势就极其困难了,而要保持汇率的稳定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3、版主是否认为要在汇率问题上建立一个模型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你的模型预言本身会改变模型的结构。
4、看来现在主流的研究都不是版主所赞同的,因为几乎都要用到实际汇率,或均衡汇率之类的,或是想对汇率做一些预测,或是探讨汇率的合理性等等。那么版主明示一下汇率研究的出路在哪里?至少如果按版主的思路,那汇率是没法建出一个确实的模型来的。
版主能否一一做一下解释?
首先,现实世界中,汇率只有一个:就是每日外汇市场上的那个名义汇率。这个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注意这是重点:汇率、利率就象 物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并不是由实际汇率、实际利率、实际价值确定的,只有在理想状态下(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其价值。
为什么会出现实际汇率呢?我想和纸币这种资产的属性有关,印刷多了就贬值,就是货币的古典二分法!货币的票面价值和实际购买力!说白了、我们看待价格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同样,实际汇率的出现也是剔除了两国的物价因素,来看待两国的物品的价格高低的办法!所以、是名义汇率和物价水平决定的实际汇率,而不是实际汇率决定的名义汇率!
有些人为了研究名义汇率的趋势,就把实际汇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试图分析实际汇率的情况。有种说法:“在中国劳动力廉价,生产的价格低,所以中国的实际汇率就低!”。可是大家用农夫和养牛人相对优势的模型分析一下:“中国生产一双鞋的成本比美国低,可是电脑芯片的成本在中国就比美国高。”我们在加工制造有相对优势、而美国在高新尖技术有相对优势。你能说在中国的产品都比美国的价格低?贸易使两国都变好了!
建一个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国每年只有一笔交易,中国用8亿衬衫换1架大飞机,当交易完成,两国情况都变好了,购买力平价了(因为这一年内再没有贸易了)!
第二年,由于美国印的钞票多了,美元的购买力下降了,中国用6亿衬衫换1架大飞机,刚开始中国政府发现挣了,可是有2亿的衬衫过剩了,纺织厂裁人了,中国政府发现不好,有人上街闹事了!于是也开始印RMB!
第三年,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中国用10亿衬衫换1架大飞机,于是劳动人民充分就业,银行里有外汇了,我们也有大飞机了,社会和谐了!
所我就讲一句狂妄的话!价格、利率、汇率都是货币现象!汇率只有一个,实际汇率只是剔除物价因素,方便分析比较,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如果,与充分就业做为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的话,稳定汇率就是一项措施,RMB的过快升值的弊大于利!
因此在某一时点上,只要中国的物品在美国卖,美国的物品在中国卖,后面再没有贸易,不也达到某种平衡吗?如果这个时候、中国的物品在美国供不应求价格较高,并不能肯定的说是因为中国生产成本低,有可能是因为美国人购买力强,购买力强是可支配收入多造成的,是美国的物价总水平比我们高造成的(也就是印的钞票比我们多)!因此在下一时段,要么RMB相对美元升值,提高美国RMB商品的价格!要么印刷RMB,提高物价总水平,增加中国人对美国商品的购买力,使美国的商品在中国供不应求!前者减少国际贸易对大家都不好,后者增加国际贸易,大家都变好了!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太向左,贸易减少,大家都不好;太向右,造成两国都生产过剩,吹泡沫;所以向左向右太多都不好,今天的情况就是太向右,经济自己相左调整了,美国的购买力必须降下来!我们国家的巨额外汇储备恐怕是,美国钞票印太多造成的!
考虑一下相对优势,两国生产同一物品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机会成本!所以我觉得用某一国的技术水平或者生产力水平分析实际汇率,没有意义!
如果有某位仁兄需要公式计算实际汇率的话,那就会落入计算绝对值的陷阱,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537507&page=1&from^^uid=81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