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11-6 22:33:31的发言: 我一直在想,战后的韩国与日本、德国为何发展得那么快?它们显然在依附于美国,但正因为这种聪明的依附,使这些国家从落后状态迅速发展起来。至于前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在民用技术方面,汽车、电脑、手机等等,巨大的中国在哪个方面能够与小小的韩国相比?
至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谁都知道,那是极端计划经济管制下的人为原因所引起的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后果!
什么叫“高效率”?以巨大的资源耗费去获得大量低劣产品,这就是你的“高效率”?你怎么不懂今天中国领导人时刻强调的“科学发展观”?它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去实现最大的效果。可见你的经济学还不行,因为你并不懂得“效率”这个词的意义。计划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不讲资源耗费,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目标实现的愚蠢勇气。但在真正的经济学里,这是不行的。
关于国际贸易的自由竞争与关税保护的利害关系,我有空再教你。不过先请你想两个问题:美国总统布什前几年为什么不敢为了保护美国钢铁业而提高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另外一个问题是:李嘉图时代,李嘉图为什么要反对英国政府的谷物法?
你不过是把计划经济中不成熟的成份与市场经济中最成熟的那部分进行了比较而已。你满嘴不离三年困难时期,那么你如何解释29-33大危机呢?你如何解释孟买的贫民窟呢?你如何解释南美的衰败呢?
俄国在欧洲曾经是最落后的国家,但在实行计划经济不过20年的时间里,就成为欧洲最强的工业国。苏联解体之前,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反而是转向市场经济之后,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不得不靠卖石油为生。这个过程,你又如何解释?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之中,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产业调整,而当时的中国受冷战影响,无法从中获益。韩国经济直到今天,也没有摆脱政府干预的影子,你不妨去分析一下,韩国经济中最有竞争力的那部分--游戏、动漫、微电子、造船--更像市场经济,还是更像计划经济。
你说“计划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不讲资源耗费,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目标实现的愚蠢勇气。但在真正的经济学里,这是不行的”,你这是否有些强加于人了?计划经济的特征在于对项目预先进行评判,选择最好的路径进行发展。如果某个过程中成本大于收益,你只能说是计划发生了错误,而不是计划必然发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