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30 0
2009-08-29
网易财经8月28日讯 银监会近日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 兴业银行(行情 股吧)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网易财经连线时表示,一旦意见稿落成现实,银行补充资本金将严重依赖股权融资,从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应优先保证银行股权融资的顺利实施。
银行已预先采取措施。民生计划港股融资200亿左右,深发展定向增发 中国平安(行情 股吧)106亿,招行配股不超过180亿,浦发银行则公布了筹资不超过300亿元的方案,包括发行股票筹集不超过150亿元、及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的次级债券。
应优先保证银行股权融资
A股市场在大盘股IPO冲击、下半年信贷收缩预期的影响下,倍感压力,而上市银行的频繁增发,更令人担忧股市将不堪重负。 申银万国(行情 股吧)在分析报告中指出,严格资本充足率将改变资本市场对资金供求关系的预期,促使大盘调整。
“关键是监管机构要控制节奏。房地产企业融资、大盘IPO可以缓一缓,保证银行的增资扩股顺利进行,这对市场、对经济都有好处。”鲁政委表示,“银行资本不够,就不放贷,如果银行不放贷,明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二次向下的压力。”
下半年放贷“雪上加霜”
上半年,在保八的目标下,银行信贷激增。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鲁政委指出,从静态来看,经过上半年的巨量放贷之后,整个银行业的静态放贷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在现有的基础上很难再增加多少。
如果再从附属资本中扣掉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银行将面临着压缩风险资产的压力,包括直接压缩信贷规模,也包括在不同风险权重的标的之间进行置换。极端来看,在新规溯及既往的情况下,下半年,银行或将面临无贷可放的局面。
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中的新规,不外乎三种结果,一种是一视同仁,银行过去发、现在发的债,都需要从附属资本扣除,第二种是新老划断,第三种就是不采纳。
中金在报告中称,“动态来看,新老划断、次级债转让等方式,可以降低新规对银行经营的冲击,因此对09年/10年新增贷款10万亿/8万亿不会产生严厉的资本约束。”
新规不会在近期落实
过去两年间,主要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量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中信证券计算,截止2009年8月,上市银行次级债发行规模约为4300亿。假设银行互持次级债的比例为50%,互持规模约2150亿。
假如从附属资本中全额扣除2150亿,整个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有可能下降1.03个百分点至11.1%左右,影响近3.5万亿信贷增长。“要将这1个百分点补上去,就算新规宽限半年,也完成不了,而且市场未必配合。”鲁政委表示,要为银行补充资本提供充分缓冲期。
“补充资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且相关政策不一致,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在年初,要求银行加大对宏观经济的支持力度,放贷太多收不住了,又让拿一点东西出来。所以应该给银行一个缓冲期。”
四大行难避次级债新规冲击
虽然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这不意味着四大行受影响较小。“实际上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不同的基准。”鲁政委指出,因为按照香港金管局的规定,在香港设立分行的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应该在10%以上。而国有大行都基本在香港都有分行,如果股份制银行面临9%的触发线,国有大行将面临10%以上的触发线,所以即使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1%以上,也无需太乐观。
8月初银监会公布的一份征求意见稿指出,今后各银行资本充足率触发底线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行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触发线。触发线是指,当资本充足率接近某一水平时,银监会便开始干预,要求银行补充资本。此前,银监会将高于最低资本充足率0.5个百分点,设定为资本充足率的触发比率。
“银监会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目的,是为了增强银行稳健性,降低信用风险,同时提高国内银行在国际上的评级,如果连香港监管局的要求都通不过,这目标就不能实现。我相信大行的触发线要比股份制银行更高。”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和建设银行都称新规不会对其产生大影响。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昨日表示,即使新规实施,对中国银行的影响也不是太大。据测算,6月底中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次级债是160多亿,到现在是224亿,仅占整个资本净额的3.9%。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日前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建行发行的被其他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规模大约在366亿。新规即使完全执行,对建行影响不大。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周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