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336 18
2005-11-02

一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美国老太太,在一群中国孩子中指点了三下,于是三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孩,一个7岁的男孩和一个大约有5岁的女孩,站到了这位美国老太太的面前。

美国老太太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单独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像青藤一样从瓶口爬出来,攥在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手里。

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个干井。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里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七下,也就是只有七秒钟,如果你们谁还没有逃出来,谁就被淹死在井里了。

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

空气骤然凝滞了,好像死神正在四周徘徊。

美国老太太作出一个表示开始的手势。只见那大约5岁的女孩很快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下来是那个7岁的男孩,他先是看了一眼比自己大的女孩,接着迅速地将自己的球拉出瓶口;最后是那个10岁的女孩,从容又轻捷。全部时间不到五秒。

美国老太太惊呆了。本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竟这么平淡而乏味地结束了。

她先问那个小男孩,你为什么不争先逃命 小男孩摆出一副很勇敢的劲头,手指着那个最小的女孩,“她最小,我应当让她呀 ”她又问那个10岁的女孩。“三个人里我最大,我是姐姐,我应该最后离开。”女孩说。美国老太太又问,那你就不怕自己被淹死 女孩答道:“淹死我,也不能淹死弟弟妹妹。”

她说她在许多国家试过这种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这样完成它,他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

这个故事说明,如果相互竞争,那么我们就不能逃离死亡,而如果我们相互合作,那么就可以避免死亡。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某舞厅失火,烧死了许多的人,事后调查发现,死者大多死在了舞厅内靠近门口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发生火灾以后人们都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往外逃,结果大家都拥挤在舞厅的门口,谁也没有逃出去。

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竞争必须是有秩序的竞争,而不可以无秩序的竞争。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什么叫有秩序的竞争呢?谁可以就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说明一下什么样的竞争才是有秩序的竞争呢?

在我看来只有合作才会是有秩序的,而竞争则从来就不会是有秩序的。所以还是竞争不好,还是合作好。竞争无效率(谁都逃不出去),只有合作才有效率(很快就逃出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 7:16:2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2 20:30:00

人文精神是一个战略问题,而战略与战术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更广的适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 22:18:00
国情不同,可以谅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 23:02:00

正确!

完全竞争从来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09:49:00

呵呵,隐喻!文学惯用表达法,有点小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10:13:00
以下是引用cluo在2005-11-3 9:49:05的发言:

呵呵,隐喻!文学惯用表达法,有点小资。

什么意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