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的兴起是电视产业形态的一次变革,从2013年互联网电视爆发开始,到如今已经三年,在智能电视渗透率突破80%之后,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已经成了一片血海。大浪淘沙,在互联网电视行业,快者为王,慢者为寇。

2016年国内智能电视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了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视行业商业模式深度研究与构建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电视销售总量2667.85万台,其中智能电视销量占比76.44%,传统电视占比23.56%,市场整体已经进入“智能电视时代”。
同时,2016年国内彩电零售量突破5000万台,其中乐视、小米、看尚、微鲸、暴风、PPTV、风行等互联网电视品牌零售量占比为20%,这说明互联网电视品牌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2014年是互联网电视第一个放量销售的年份,当年智能电视销售渗透率超过50%,行业累计存量接近3000万台左右,存量用户渗透率达到5%。2015年,智能电视渗透率达到70%以上,电视互联网累计用户超过5000万,渗透率跨越10%的关键点,龙头公司单家激活终端数量接近1500万台,日均活跃用户接近1000万,达到规模运营起点。
最先入局互联网电视的乐视,完成100万出货量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不仅扭转了整个彩电行业对互联网电视的看法,也扭转了用户对电视的认知,在这个速度中,互联网电视破冰成功,用户开始关注电视的体验感、互动性,而传统电视行业也开始谋求放弃硬件获利的唯一路径,转向体验和内容。
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市场450亿元左右,同比仅仅增长了3.7%,与2016年年初预计的600亿相去甚远,电影院线,电影制作方在资本市场也普遍遭遇了冷落,股价长期下滑。
反观2016年中国网络电影数量超过院线电影5倍,付费用户(会员)激增这些现象,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成长起来的新兴用户不再走进影院,而是依托网络观看视频的习惯已经开始形成。
当用户开始倾向于通过网络,依托于移动或者家庭智能电视来观看大电影时,抢占客厅才是新时代视听产业的“命门”,家电的智能化,大屏化、娱乐化将是未来的趋势,互联网电视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可小视。
原文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