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o 发表于 2009-9-5 11:07 
holdser 发表于 2009-9-5 01:45 
juliano 发表于 2009-9-5 00:47 
最近在看相关文献,有个问题搞不清楚,望达人解释一下~先谢了~
首先FF三因子作为一种定价模型,其理论根源是从属于APT还是ICAPM?
其次,如果从属于上述中的理论,为什么很多文献认为FF的论文理论基础不足,不能这么做?
最后,关于异常现象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公司特征与回报的文献,他们这些文献所得到的因子,其理论基础能否归结为APT,如果是,那么,何来异常之有,仅仅是为了针对CAPM?
本人没有读过Cochrane的书,现在也没有时间细读,望知道达人指点下~
首先您的第一个问题文的出发点似乎有问题,FF模型是先于ICAPM。FF理论渊源从属于EMH。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可以综合进行解答:FF三因子模型是建立在FAMA的EMH基础之上,那么市场异象是针对于EMH而展开讨论的。所以在讨论FF模型的现实和理论基础的时候,市场异象成为争议的核心。对于APT的考量则是在对CAPM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对原有模型的修改,不过其抛弃了对EMH的依赖,更在自由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自己的结论。不过其创新性也很难鉴别,因为在实证上多有倾向于CAPM和后续FF三因子的迹象,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诺贝尔之因吧。
首先谢谢斑竹的回答。
这里针对你的解答再提出两点问题:
(1)FF三因子是先于ICAPM,不解。ICAPM不是Merton(1973)提出的?FF是1993吧,为何是FF先于ICAPM。
(2)根据斑竹的回答,FF理论基础的不足是因为FF是建立在EMH上,而FF又包含了size,B/M等异象,故有点自相矛盾。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有误?但是,据我了解异象的检验是建立在对CAPM是否完全决定回报上的,如Banz(1981),这类研究的假设是建立在capm无误的基础上,才提出的异象(也就是检验了贝塔不是影响回报的唯一原因)。问题是CAPM虽然是数理证明上完美的模型,但是其理论假设是有误,那么既然是个有问题的模型,为何还有异象之说?也就是市场本来就是对的么,即EMH基础上回报的决定也应该是由size等组成的,那就没有了本段第一段所出现的自相矛盾了,对不对,望能再指教,谢谢~!
(1)您指正的是,感谢您的批评。已经对帖子进行修改了。主要是对认定ICAPM的具体拓展有些许偏误,执拗于Brennan & Xia (2006)的文章。
(2)我先给您规划一下基础逻辑。忽略前期性研究,我们这里仅从CAPM作为发端:CAPM-市场检验,发现存在CAPM无法解释的异象,主要是残差问题——三因子——继续检验,发现存在均值回归(动量)以及收益逆转(反转)——四因子——后续检验。截止四因子,其后就不做说明,因为我所知道的也就这些。需要其他版友继续补充。
在这一连串的实证分析和检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理论的检验基础都是在假设原有理论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举个例子,对CAPM的检验证实在假设EMH成立,以及CAPM在解释收益率波动和序列性上能力,这样检验的结果就在于实际获得数据手否满足条件(平稳性等),当然还有其他的替代检验方法,包括假设理论不正确,是否存在一种有偏于市场准则的交易方式获得超额收益率,这有一点近似于对EMH的检验。
我在前面的帖子中也指出,学者们实证上讲到的市场异象实质上是针对于EMH而来的,只不过由于CAPM等相关理论成为EMH的“代理人”,所以这一学术矛头就只想了这一“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