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62 3
2009-09-05
想弄明白“工资”,需了解“GDP”

众所周知,中国城市和乡镇的工薪阶层靠工资过活。但是绝大多数人是“糊糊涂涂拿工资”。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工资就是GDP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若想真正弄明白关于工资的ABC,首先必须要弄明白什么是GDP。
GDP是什么?GDP又叫“增加值”。何谓增加值?简单点说,一根铁棒,被工人加工成了轴,轴的价值肯定大于原先铁棒的价值,这大于原先的价值部分,就叫做“增加值”,这是工业部门创造的GDP。一件衣服出厂价200元,拿到市场去卖,标价280元,这比出厂价多出的80元在扣除包装、运输、广告等费用后,也叫做“增加值”,这是商业部门创造的GDP。
增加值即GDP中包括了“劳动者报酬”。注意:我们通常认识的“工资”仅仅是“劳动者报酬”中的一部分。劳动者报酬包括了全体社会劳动者参加经济活动所得的全部报酬。这些全部报酬指:工资、奖金、各类津贴、公费医疗支出、医药卫生费、交通津贴、由单位支付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由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基金(全部报酬中除了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基金不算入工资计算范围,其他都属于工资范畴)。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者报酬中还包括了单位分配的住房(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分配住房是以实物形式体现的劳动报酬,所以,这不能算是“福利分房”)。对于广大城乡个体经营者(以中国农民为主体)来说,由于其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别,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有了对GDP的简单认识,就明白“GDP”的确与每个人有关联。主要关联在于,每个经济活动人员都在为GDP作贡献,每个人都在创造着GDP。有了这样的简单认识,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加深认识GDP。
你投入购买铁棒的费用(原材料购买费)1000元,投入铁棒运输费(原材料运输费)100元,如果你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有部分是向金融部门贷款的,你还要投入利息支出20元,如还需培训工人,需支出培训费50元,还需要投入作为生产管理用的文具用品30元,在你花了这共1200元后 ,你就将铁棒放入机床去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又发生了水电费用100元、劳防用品费30元、差旅费100元等共230元费用;等到轴加工完毕,需要为销售作准备,再发生产品包装费100元、广告费200元等共300元。
在以上这段叙述中,所有以具体数字表示的费用,都叫做“中间投入”,在由铁棒加工成轴的过程里,中间投入一共是1200元+230元+300元=1730元。现在,只需要一个名为“总产值”的数字减去“中间投入”,也能得到 “增加值”,即GDP。
什么是“总产值”呢?简单点说,一根铁棒,被工人加工成了轴,轴的价值就是“产值”。各种加工品的价值总和,就构成“总产值”。总产值不但包含“中间投入”,还包括对加工者(雇员)支付的工资,包括了经营者的利润,包括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并包括了缴纳政府的增值税、销售税及附加和其他上交政府的专项收入。后面的四个“包括”,就是产品通过加工后增加了的价值。
在刚才的举例中,我们看到原材料铁棒被消耗了,但这个消耗不是化为乌有,而是铁棒的物质形态被改变了,改编成了“轴”,铁棒的价值形态则发生了“转移”,价值转移到了“轴”上,而轴的价值显然比铁棒价值要增加好多,这个增加部分,就是在“铁棒”到“轴”的转变过程中,向GDP作贡献的全部内容。
所以,“总产值”是由“中间投入”和“增加值”两部分组成。而劳动者报酬(其中当然包括职工工资)就是“增加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者报酬不属于中间投入)。

衡量工资水平有国际标杆

在此引入“总产值”的概念,“总产值”与“工资”结合起来考察,就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部门工资是否处在一个恰当水平,这是衡量工资高低的标竿。这个标杆是真正“与国际接轨”的。联合国工业统计一向都将“总产值”、“增加值”、“工资薪金”列入最主要的统计指标。
由于这个衡量办法来自“国际标准”,而我国又与“国际接轨”对接了多年(主要与发达国家接轨),因此,很有必要介绍一下世界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其工资薪金占总产值的比重。这里还需告知大家,发达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些国家的雇员工资体现的就是雇员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他们的工资结构很简单,远没有我们这样复杂。
根据联合国《工业统计年鉴(1983/1984)》所提供数据,按每一百美元制造业产值中工资支出占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时,美国该项比重是17,日本12,联邦德国21,英国19,澳大利亚20,南朝鲜10,东欧联盟国家8~13不等,新加坡8,印度是9,中国数据缺失。
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统计年鉴(2006)》所提供数据,按各国各地区本币计算制造业雇员工资占制造业产值比重,美国是16.2(2002),日本9.6(2002),德国20(1999),英国18.2(1999),法国14(1998),韩国8.1(1999),以色列22(2003)中国香港16(2003),俄罗斯11(2003),波兰13.8(1999),新加坡8.2(2003),印度4.7(2002),委内瑞拉4.5(1998),中国数据缺失。
中国数据缺失,不等于一点计算办法都没有。虽然国家统计部门对有关“总产值”数据能提供得详之又详——按各种所有制单位区分的总产值、按三个产业分的总产值、按行业分的总产值、既按所有制分又按行业分的总产值。。。。。。,唯独对涉及工资收入的数据,总是讳之莫深,甚至故意设置迷局——人们对工资数据的质疑就是统计部门故意设置迷局的结果,有关部门不仅是不想让你搞明白,而且还故意要把你搞糊涂,搞糊涂了,面对一团乱麻一桶浆糊,你也就没有了搞明白的勇气,有关部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就有了出色统计传统的上海,在《上海统计年鉴(1989)》和《上海工运志》里,还是递出了一把解开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工业城市也是职工工资最高的城市其职工工资占产值之比的钥匙。
1952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4.4万人,月平均工资是66.16元,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2.3%(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18.15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7.1%。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5.6%。
1957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01.01万人,月平均工资是71.55元(数据来源:《上海工运志》),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7.3%(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35.49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28.7%。
出现这个比值,查原始数据没有错误,问题在于1957年是公私合营刚完成的头一年,大量原私企职工转入全民所有制,使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工资计算范围一下扩大了;1956年又刚进行了工资改革,上海职工普遍工资升级,升级面达到80%,工资改革后还拉大了级别工资的差距,这些原因造成了工资总额一下提高,才使得职工劳动报酬占总产值之比“不正常”。
1962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08.56万人,月平均工资是68.42元(数据来源:《上海工运志》),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9.5%(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146.05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7.3%。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6.5%。
1965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18.59万人,月平均工资是69.58元(数据来源:《上海工运志》),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9.7%(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244.62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4.8%。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4.3%。
1970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40.26万人(数据来源:《上海工运志》),月平均工资是61.33元,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20.9%(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393.8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3.2%。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2.8%。
1975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是156.39万人(数据来源:《上海工运志》),月平均工资是58.25元,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21%(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当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406.68亿,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3.25%。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2.9%。
1978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502.38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是13.79亿,劳保福利费用相当于工资总额的24.2%(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3.4%。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3%。
1985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674.33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是28.47亿,劳保福利费用相当于工资总额的36%(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5.74%。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4%。
1988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734.81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是47.08亿,劳保福利费用相当于工资总额的43.6%(包括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职工全部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9.2%。扣除离退休费,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6.4%。
通过上面的陈述,我们对上海自1949年以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工业劳动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而全国的职工报酬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应该是低于上海之比值。
200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进行第六次职工调查,调查认为,2007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是16395.48元,将平均工资数乘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6855.51万人,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报酬总额是11240亿,其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的份额仅为3.2%(11240/353631)。据笔者现掌握的有据可查的历史统计资料,唯有三十年前文革动乱中的上海,才可与之“试比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5 09:40:37
学习了,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0:55:59
我只是想说, 那些普通的工人,或者一般职员.
工资不低 才不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1:43:44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09-9-5 10:55
我只是想说, 那些普通的工人,或者一般职员.
工资不低 才不正常,
实在不敢苟同!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内需不足!为什么扩大内需这么难,因为老百姓收入不高!

本人到过一家丹麦的在华子公司。他们给我们中国工人的工资一个月2千多块吧。但你知道工人人都干什么工作吗?

一天超过10小时与电焊,钢卷开卷机,起吊机等重型机器打交道。在夏天,车间的温度一般都是超过40度,上班的地方预备了一捅捅的冰块,热了就往身上擦。

喷漆部的工人呢?以后会不会出什么事不知道,但看到他们那身工作服我就怕了…………简直就和生化武器没有区别。

在丹麦,像这样工种的工人他们的薪水和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加高。但在我们国家,2000人民币!!

去年年初,该子公司工人暴乱,把工厂砸了。引子虽然是其他原因,但深层次的就是工资问题。那次暴乱差点就出人命了,办公室1百多2百号人人心惶惶,毕竟,

暴乱中受伤或者被人砍死,找谁去?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离不开提高居民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