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70 9
2009-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马晖  天津 北京报道  2009-9-5 2:11:41
·编者按·
天津要在滨海新区内的大港区建设南港工业区,这将改变滨海新区乃至天津的发展主轴。
天津由此推出的“双城双港”的空间发展战略布局,不仅将对周边的港口造成重大影响,而且从环渤海区域的大格局视角来审视,首要的就是将跟河北展开直接的、全面的竞争。
津冀内部的天津港(包括南港)、曹妃甸、黄骅以及秦皇岛四个大港口怎样分工与合作?天津的发展方向是否可行?这对环渤海的区域发展是个考验。
---------------------------
南港“浮出”水面
南港园区目标累计总投资预计将达到8000亿元,实现产值10000亿元,实现利税2000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20万人。
8月底的一天,天阴有雨,本报记者赶赴建设中的天津南港工业区。
汽车出大港石化城,一路向东。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向北拐入一条名为“海滨大道”的四车道柏油马路。公路两侧,皆为盐碱荒滩,没有一丝绿色。
“这地方,盐碱地,种嘛嘛不长。”随行司机嘟囔着。
远处,朝向大海的方向,海天之间,茫茫一片,只有若干小黑点排成一排,在慢慢移动。经工程人员指点,才知道那些小黑点其实是拉土填海造田的大卡车。在这片工地上,每天有将近2000台的车辆在工地24小时不间歇作业,还有将近50条工程船在相关海域吹填造陆;而在车子左侧不远处,则有十几台油田的梁式抽油机(当地人称之为“磕头机”),吊臂在上下起伏。
因为雨天路滑,海滨大道上的车辆把道路挤得满满的,全是红色的大卡车,后面的车斗里装满了黄色的泥土。
南港工业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区,距北京165公里,距天津市中心区45公里,距天津港28公里。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工业区总的规划范围约200平方公里,其中航道港池水域约38平方公里,成陆162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于:建成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从现有的规划来看,这块200平方公里的新的工业区内,其主导产业包括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以及港口物流等。其中,石化产业是重头戏。
有学者表示,南港工业区的石化产业园将成为未来天津重化工产业重新崛起的一个信号,同时也成为北方地区参与国际重化工业竞争的新基地,并成为天津“十二五”期间“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据本报记者掌握的《天津南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3年)》显示:
未来,南港工业区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聚酯化纤、精细化工和能量综合利用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30条产品链,构建完善的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形成技术水平一流、上中下游关联紧密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而据南港工业区管委会给本报的书面采访答复,可知其目前已同陶氏化学、法液空等500强企业签署投资协议,在谈工业项目20余个,其中大型化工项目众多,包括建设15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裂化一体化的中俄东方石化项目,建设有机硅、催化裂解(DCC)、芳烃分离等十多个子项的蓝星化工基地项目,以及中石化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项目。
另外,做大、做长石化下游产业链是南港工业区发展石化产业的重要目标。南港工业区在一期石化产业园专门规划了精细化工组团,为发展石化下游产业链预留了空间。
其中,中俄东方石化项目以及蓝星石化项目,是最为引人瞩目的“巨无霸级”石化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千亿元。
中俄东方石化项目,为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投资530亿元,建设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装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炼油、乙烯单套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蓝星化工材料项目,拟建设40万吨/年有机硅、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60万吨/年DCC联合装置,总投资达500亿元。
此外,在南港工业区管委会所提供的书面答复中,亦明确提出“另一家120万吨乙烯项目也在积极推动中”。
对此,记者专门询问了南港工业区管委会的一位内部人士,到底未来南港工业区上炼化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多少?
该人士称,“这个不好说,我们内部设了两个指标,比如说衡量一个重化基地,一个是炼油能力排名,一个是乙烯排名,炼油最少是1000万吨以上才能算,新加坡是多少,新加坡是4000万吨,你要能做到4500万吨,那你排名不是世界第四就是第三。乙烯也是这种情况。我们目前土地有的是,就看最后项目的落实情况了”。
据他介绍,南港工业区目前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平整速度赶不上项目落地速度,是项目在等地。“只要我地平了,马上能够建厂,详规一出来,企业一打桩就开始建了。”
在机构设置上,依照天津市《关于组建天津南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的规定,南港工业区成立了管委会,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这样的机构设置,主要是为了借助开发区成熟的区域开发经验以及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
同时,还成立了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是土地平整、吹填造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由天津开发区、大港区、天津港集团、中交一航局和中交天航局合资组建。其中,天津开发区处于控股地位。另据本报记者获悉,开发区在合资公司中大致占70%的股份。
在《天津南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3年)》中,也对于南港工业区建成后的各项经济指标做了一番预期:
累计总投资预计将达到8000亿元,实现产值10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实现利税2000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20万人。
“如果做起来,这个区域未来将是天津市最大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计划局局长鲍志光表示。
“双城双港”
“双城”,是指扩充滨海新区核心区,形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两个主城;“双港”,则指在距离天津现有港区20公里的城市东南沿海建设新的港区——南港。
8月17日,在距离天津120公里之外的北京,车公庄西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三楼会议室内,朱力坐在桌子的另一头,对记者谈起自己刚刚结束的工作。
朱力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城市规划师,此次担纲天津市新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
他说,新的天津市空间规划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双城双港”。
所谓的“双城”,是指扩充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发展规模,形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两个主城共同带动的格局;而“双港”,则指在距离天津现有港区20公里的城市东南沿海建设新的港区(南港),形成两大主力港区带动天津港口发展的格局。
“这个规划,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一是会把滨海新区提升到与主城区平行的高度,另一是抛开天津港另搞一个港区,这些都改变了天津传统的城市发展脉络。”天津市规划局一位内部人士评价。
天津,是一座依河傍海而兴的城市。这个曾经的“天子渡口”,建城600余年来,形成独特的城市发展肌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5 12:03:30
“一个扁担挑两头”,一位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专家这样形容天津的城市发展。在他看来,以海河为带状中心和发展轴线,一头是市区服务业和消费中心,一头是港口物流仓储和大型工业生产中心,“这符合国际上沿河和临海城市的普遍定位规律”。

2006年3月22日,在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获原则通过。彼时,天津被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与06年那版相比较,新规划比较大的改变,就是从过去的‘一主一副’改成‘两个中心’”。朱力称。

短短3年时间,天津的城市空间规划就发生这么大的改动,原因何在?

“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后来天津会发展的那么快。”一位参与到规划制定的专家回忆道。据他介绍,在上版规划制定期间,正值天津经济发展的低点。“我们研究了整个天津的发展速度,那个时候是比较低的,在经济那么低潮的时期,你是看不到今天高速发展的局面的。”

朱力在给天津做规划之前,对于这座城市也并不了解,只是有个模糊概念,知道相较于国内其他直辖市,天津的发展速度是慢了一些。

此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到国家战略,在这个背景下,天津的城市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跨越式发展的结果,给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此外,天津市高层的强力推进,也是城市空间规划在短期内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初,天津市自己做了一版滨海新区的总体规划,市委书记张高丽看过后不太满意,觉得层次不够。拿给建设部和中规院的专家看,也都认为不行。于是,天津就请中规院的专家来做滨海新区的总体战略规划。”据一位熟悉新版《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过程的内部人士透露。

而朱力受邀赴津,经过一番调研之后,提出来:要做就做天津的战略。“我当时概括,天津的问题就是滨海新区的问题,滨海新区的问题就是港口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分析下来的思路。”朱力表示。

最终,朱力和他的团队的设想被天津市政府高层所采纳,战略规划制定的对象也由滨海新区一变而为整个天津市。

天津方面对于这个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也寄予厚望,从一个细节处就可以看出其急迫的心情。由中规院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在2008年5月中旬才在津调研完毕,天津市长黄兴国就安排在7月1日听取课题组关于规划方案的汇报,这一点令朱力和他的同事倍感压力。

“不过,你也能从中看到当时天津市领导对于这个规划的重视。”朱力说。

三个月后,朱力给天津市政府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问题的核心被锁定在港城矛盾之上,“双城双港”则成为解开死结的利刃。

天津港发展初期,与所在的塘沽区合作,建设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成功开创了港区联动的发展局面。在港口带动下开发区和保税区快速发展,形成了东部沿海港城联动的工业增长极,由此引发了天津工业东移的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奠定了“一条扁担挑两头”的空间基础。

如果说在早期港口的发展成功实现了与城市的互动的话,那么发展到现在,港口和城市的空间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港城的中突和矛盾。

近年来,天津港的发展速度惊人,吞吐量连年翻番。据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的吞吐量是1亿吨,2004年达到2亿吨,2007年则跃升为3亿吨,每隔三年就跨越一个台阶,造成了后方非常大的疏港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04:52
“一个扁担挑两头”,一位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专家这样形容天津的城市发展。在他看来,以海河为带状中心和发展轴线,一头是市区服务业和消费中心,一头是港口物流仓储和大型工业生产中心,“这符合国际上沿河和临海城市的普遍定位规律”。

2006年3月22日,在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获原则通过。彼时,天津被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与06年那版相比较,新规划比较大的改变,就是从过去的‘一主一副’改成‘两个中心’”。朱力称。

短短3年时间,天津的城市空间规划就发生这么大的改动,原因何在?

“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后来天津会发展的那么快。”一位参与到规划制定的专家回忆道。据他介绍,在上版规划制定期间,正值天津经济发展的低点。“我们研究了整个天津的发展速度,那个时候是比较低的,在经济那么低潮的时期,你是看不到今天高速发展的局面的。”

朱力在给天津做规划之前,对于这座城市也并不了解,只是有个模糊概念,知道相较于国内其他直辖市,天津的发展速度是慢了一些。

此后,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到国家战略,在这个背景下,天津的城市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跨越式发展的结果,给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此外,天津市高层的强力推进,也是城市空间规划在短期内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初,天津市自己做了一版滨海新区的总体规划,市委书记张高丽看过后不太满意,觉得层次不够。拿给建设部和中规院的专家看,也都认为不行。于是,天津就请中规院的专家来做滨海新区的总体战略规划。”据一位熟悉新版《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过程的内部人士透露。

而朱力受邀赴津,经过一番调研之后,提出来:要做就做天津的战略。“我当时概括,天津的问题就是滨海新区的问题,滨海新区的问题就是港口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分析下来的思路。”朱力表示。

最终,朱力和他的团队的设想被天津市政府高层所采纳,战略规划制定的对象也由滨海新区一变而为整个天津市。

天津方面对于这个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也寄予厚望,从一个细节处就可以看出其急迫的心情。由中规院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在2008年5月中旬才在津调研完毕,天津市长黄兴国就安排在7月1日听取课题组关于规划方案的汇报,这一点令朱力和他的同事倍感压力。

“不过,你也能从中看到当时天津市领导对于这个规划的重视。”朱力说。

三个月后,朱力给天津市政府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问题的核心被锁定在港城矛盾之上,“双城双港”则成为解开死结的利刃。

天津港发展初期,与所在的塘沽区合作,建设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成功开创了港区联动的发展局面。在港口带动下开发区和保税区快速发展,形成了东部沿海港城联动的工业增长极,由此引发了天津工业东移的空间结构调整,进而奠定了“一条扁担挑两头”的空间基础。

如果说在早期港口的发展成功实现了与城市的互动的话,那么发展到现在,港口和城市的空间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港城的中突和矛盾。

近年来,天津港的发展速度惊人,吞吐量连年翻番。据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的吞吐量是1亿吨,2004年达到2亿吨,2007年则跃升为3亿吨,每隔三年就跨越一个台阶,造成了后方非常大的疏港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12:06:53
天津沉静多年应该发展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5 20:57:06
河北也要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6 21:18:21
不改变天津的人文环境、不改变政府的行政意识、不改变天津使北京的后院的地位,没什么发展前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