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我一直以为是有效需求不足。但今天看《资本论》,马克思一句话,经济危机和需求不足是同义反复,令我对经济危机有了新的认识。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资本过度积累理论”,利润率递减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需求不足只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而已。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利润率递减不怎么好解释吧?
难道每次危机之后利润率就上去了,然后往复循环?
然后终于有一天利润率彻底下去,资本主义就玩完了。
怎么看都有点象“热寂”学说,热量从高温出流向低处,最后宇宙达到平均温度。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需求不足,的确需求不足只是经济运行到一定程度的表现,这种表现与经济危机联系到了一起。
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造成全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的资本与货币,而货币的囤积致使商品与货币分离,即工人买不起,资本家个人占有太多,不用买。这就造成了有效需求的不足。由于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因此利率降低,最后发生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爆发过后,会存在一个社会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不过这是以社会财富大量的浪费为基础的再分配过程。就是资本家借贷给工人的部分货币会成为呆帐、烂帐,如果听说过银行挤兑行为,就会明白这种情况了。那么社会的购买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会出现复苏。
楼上的大哥,你的第一段和第二、三段好象接不上啊。你刚第一段中否认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在以后的两段里却仍在用需求不足来解释经济危机啊。
根本原因是需求相对不足,也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因此战争反而会让经济复苏,而战争结束反而会引发经济危机,这是由于私有制的内在原因引起的。
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经济危机也不见得就是坏事.经济危机是经济以自身的能量实现的 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增长.
人如果长时间的生活于一种小康生活之中.幸福感是会下降的.遭受一些痛苦.会更珍惜幸福的生活.经济危机过后.同时是在一种更高的生产水平之上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正作用要大于它的负作用.使一些不符和社会发展的企业和行业消失,为新的行业的发展清除道路.
利润率忽视了技术进步,怎么可能出现利润率彻底下去,资本主义就玩完这种结论。
西方经济学中在经济增长中不采用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原因就在于此。
总的来说,感觉西方经济学比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包容性更强。
很少在各种教材中做什么价值判断,更趋向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而现在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停留在从伦理否定市场经济和其他理论的前提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由于历史局限性考虑不足也属正常。不过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违反了当初马克思写资本论时的意图。根本不在分析现实问题,采取措施方面下功夫。而通过否定其他理论来实现经济学思想专制。另外,经济危机只是经济周期的一个阶段而已。根本推不出资本主义逐渐走向衰亡的结论。
我想问的是:
短期,即一个周期内,的利润率下降和长期的利润率下降,它们背后的原因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短期的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支持马克思"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结论的主要理论出发点就是个"平均利润下降规律".
但是,长期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论点.经济的萧条往往会促进技术的进步,新兴行业的产生,企业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这些因素都能阻碍平均利润下降的趋势.这一点,马克思本人也提到了,而熊彼特说的更加清楚一些.
我不太清楚人类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否有个尽头,如果有的话,一旦尽头来临,在我看来这不仅是资本主义走向死亡的开端也是人类走向死亡的开端.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共产主义在技术创新上比资本主义更有优势.
经济史已经证明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和科技的进步,资本的收益能够最起码保持不变。从世界范围来讲,资本主义国家比社会主义国家技术进步更有优势。这也是西方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为什么不用马克思的资本收益递减导致经济政治危机的理论,而采用内生增长的原因。这个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论和刘易斯的经济增长论中都有说明。
虽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是不是社会主义不敢肯定)。但由于资本主义强调竞争,因此其资源配置比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更有效率,其科技进步更有优势。而正是科技进步创造和拉动了新的需求,减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从而使利润率得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所以资本主义又不能很快地灭亡。另外,由于战争及一些财政政策也使经济摆脱危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23:25: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