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148 6
2005-07-3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作了解释.显然,当生产过剩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马克思说:"商品的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未直接的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化的物化的对立_这种内在矛盾在商品形态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时可能性."[1]为什么在简单商品流通阶段仅存在着危机的可能性而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危机的可能性猜成为必然性呢?这应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有关吧.

  你认同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爆发所作的解释吗?

 注:通过后来的进一步思考,我对如何分析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见解.只要所生产出的产品都被销售出去了,商品过剩的问题自然不存在了,经济危机也无从谈起了.所以关键在于生产出的产品能否被卖出.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劳动力的工资部分只代表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是可变资本的价值.劳动力的工资实际上是由上一生产周期产品转化的货币的一部分来支付的.剩余价值转化的货币实际上用作两方面即资本家的消费和扩大再生产.可变资本价值对应的那部分产品可以由工人利用工资来交换.这部分产品的实现是很容易的.因为工资往往被限制在维持劳动力的最小限度.为了生存,劳动者必须利用这些货币来消费.值得思考的是剩下的产品的价值的实现.这些产品的价值能被实现离不开这两点:1 这些价值物化在不同的对象上,也就是说有不同总类的产品。2 每个资本家都只占有其中的一部分产品,并且资本家的产品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4 20:24: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6 23:01:00

认同。

马克思说:"商品的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未直接的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化的物化的对立_这种内在矛盾在商品形态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时可能性."-----------在这里,马克思是在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上说的。

可能性发展成为必然性,就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就是资本关系的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9 20:54:00
对于这个可能性,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原因是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使私人生产者的产品的商品不能得以顺利出售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个必然性却有些让人费解,尽管事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期这一可能性就变成了必然性呢?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流通更加通畅,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调节作用发挥地更充分,难道这些不能促进商品的出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9 22:53:00

这里的经济危机到底要怎样定义呢?

仅仅只是描述性的说生产力遭到破坏产品积压?

通货紧缩到什么地步才算经济危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1 19:15:00
以下是引用EVERSONIC在2005-8-9 22:53:40的发言:

这里的经济危机到底要怎样定义呢?

仅仅只是描述性的说生产力遭到破坏产品积压?

通货紧缩到什么地步才算经济危机呢?

按马克思的定义,经济危机指的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出现之后,其它问题才接踵而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1 19:24:00
通俗地说,就是资本主义文明太发达了,即资本的过度积累,资本主义制度容纳不了那么发达的生产力,结果就是以破坏生产力的方式来维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