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516 145
2009-09-07
6月9日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对我的博士班同学陈军昌来说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期。经过整整八年的苦读,军昌君终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由博士候选人变为了正式的经济学博士,可喜可贺。

其实,在博士学位开始到处泛滥成灾的当今中国,获得一个普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本该波澜不惊、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但对军昌君可不一样。不是因为八年苦读终成正果,而是他取得的耀人的学术成就。参加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并担任答辩主席的是世界上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绝对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当之无愧的获得者)的恩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蒙纳什(Monash)大学的黄有光教授。作为知名的经济学家,黄教授自愿来到中国一所不怎么有名的大学、为一个十分普通的博士候选人担任答辩主席,已经说明了军昌君的论文之优秀了。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黄教授高度评价了军昌君的博士论文,认为:军昌君的论文拿到全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是一篇一流论文。最高的评价还不是这个,而是黄教授认为的“这是我几十年来读过的许多中外博士论文中最好的两篇之一。另外一篇是杨小凯在普灵斯顿大学的开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博士论文。”评价之高,已经令国内许多的所谓知名经济学家们汗颜了。说实在的,国内的博士论文包括正式的研究论文迄今为止又有多少能够拿得出国门的呢?遑论一些所谓的经济学知名人士,其实根本就连经济学的常识还需要补课的。单纯在博士论文评价上的溢美之词还属偏爱。最近,黄教授正积极活动,推荐军昌君到澳大利亚进行研究工作,并自愿从他自己的研究基金中拿出资助经费,并在推荐信中说“对陈的研究能力充满信心”。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为什么会人才辈出了。

2001年秋天,我与陈军昌一同考入江西财经大学攻读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曾经同甘共苦、一起苦读的同学和朋友,深为他今天取得的学术成就而高兴。我们在学校的宿舍相邻,偏处学校西北角一隅,当初的环境还是非常糟糕。由于靠近昌九公路,已经被超载车碾压得破旧不堪的公路几乎整天尘土飞扬,所以学校宿舍也深为“受益”,宿舍外是不缺尘土“关照”的。即使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军昌君独处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进行着他的研究。军昌君是脱离开工作岗位进行学习研究的,这与许多人集工作学习于一身进行的业余攻读是不同的,其实陈军昌的工作单位在现在很多人眼里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多亏了他单位领导的开明和包容。军昌君选择的课题在经济学来说还是属于尖端研究,他的论文题目最终定为《内含政务专业化的分工形式化研究――暨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分析》。对这个选题,对制度经济学造诣颇深的李建德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是最为基础性的研究了,而凡基础性研究对文献的把握,不论就量而言还是就文献的深度而言都是最为困难的,而对基本原理更深入的理解是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基础,其研究的价值也是最高的。而该候选人的研究技术路径又选择了非线性分析方法,并且还要完成政务的内生化,其技术难度是无可怀疑的。这无疑是一个高难度的自我挑战。对此完全应该给予最高的评价”。

我对军昌君的佩服,还不仅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在于他的执着和认真。他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为实际的路径:早一些毕业,起码在就业选择和职位争取上更为主动。想想看,偏居一室进行研究那该是多么寂寞无聊的经历啊!怪不得军昌君读到后来,连一些老师和研究生们都难以理解了,关门读书研究的他甚至成为了学校的一个传说――有传说说他的导师建议学校将他的宿舍由4楼调换到1楼,以防止自杀;还有硕士生们专门去拜访他,看看脱产攻读博士居然达8年之久的是什么样的人……等等。如果没有很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毅力,要在当今极其喧哗浮躁的世界里做到专心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抵住外面斑斓多彩的诱惑需要信念,面对枯燥无味的文献进行钻探需要毅力,在自己设定的假设世界中遨游还要悟性。只有集信念、毅力、悟性于一身,才可能取得学术上的突破。而正是这些成就了他的学术传奇。

我对军昌君的赞赏,还有另外一个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太少了,难道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仅仅是一知半解、到处忽悠的所谓专家,而不需要专心于基础研究的人才么?不是有专家就公开声称自己不读书么?这简直是对我们这个社会的侮辱啊!号称专家的人都居然不读书、不学习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

在军昌君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当天下午,和我曾经同属一个导师攻读硕士、现在仍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师妹给我发来短消息说:没有想到大师就在身边,做学术取得这样的成就,太令人佩服了。看来,对军昌君肯定的人还是不少。祝他一路顺利,早日成为卓有成效的大师。正如黄有光教授对他期望的“如果有一个较好的研究环境,继续钻研的结果,陈军昌很可能会成为一只大狐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7 15:04:20
佩服!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5:08:58
哈哈,中国不缺人才,缺的是选择人才的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5:09:02
顶了,陈军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5:20:32
赞!
祝福他前程远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7 15:42:30
远离浮躁、八年铸剑——很值得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