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182 4
2009-09-10
经济学的悲哀    张五常
何洋传来一篇四十多页的文章,作者是W. J. Baumol,我认识,不熟,三十年前在一件庞大的反托拉斯案与他共事过一小段日子。大名鼎鼎,不用我介绍了。文章题目有意思:Regulation Misled by Misread Theory。看官须知,美国的反托拉斯(反垄断)法例反对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同样物品以不同价格出售给不同的人)。传统说价格分歧是垄断的行为,不可取,于是触犯了反托拉斯法例。Baumol指出一个新发现:价格分歧可以在激烈竞争出售下有之。

该文发表于去年九月,文首引用另一位学者于一九九八就指出价格分歧可以在激烈竞争下出现。是什么新发现了?一九八四年二月十日我在《信报》发表《卖桔者言》(后来以此为结集书名),为的是解释为什么在激烈竞争下会有价格分歧,是小玩意。大玩意是为什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会有讨价还价的行为(讨价还价必有价格分歧出现)。后者我早于一九六三向老师艾智仁提出,答案不易,害得我在街头巷尾跑了数十年,二○○○才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三年后发表于《供应的行为》(第九章第四节)。

Baumol的大文,指出把价格分歧说为垄断现像,有悠久的传统,名家辈出,起自法国的A. Cournot(一八三八),跟着是J. Dupuit、F. Y. Edgeworth、A. C. Pigou、J. Robinson,当然还要加进一九九一年谢世的G. J. Stigler。这些名字都了不起,说是天才不会有几个人反对。作研究生时我当然熟读,应付考试也。三十七年后动笔写三卷本的《经济解释》,不认为前贤之见有多大解释力,于是懒得管,自己写自己的。这次翻阅Baumol,再见这些大师名字,感慨千万。

传统的价格理论,对我影响很大的,解释价格行为有很多问题。困难有三方面。其一是经济学者对真实世界的现象没有兴趣。他们要不是拿着一些统计数字来推敲,就是坐在办公室内推理。真实世界究竟如何他们一般懒得管,而如果有人指出理论与事实不符,他们就把「假设」变动一下,或把理论略为修改。老友Stigler当年投诉经济学者喜欢逃避现实,于今回顾,某程度他自己也逃避。Baumol指出的在竞争下可以有价格分歧,香港的小孩子也知道。我的女儿五岁回港看祖母时,在街上学人家讨价还价。

其二是传统价格理论的一个中心话题——公司理论(theory of the firm)——到今天还不知所谓。成本曲线只是几何习作,说得通的内容乏善足陈(见拙作《供应的行为》第三章,推翻传统),而更头痛是公司理论竟然不知公司为何物。公司何物的初步答案一九三七由高斯提出,一九八三由我划上句号(见拙作《制度的选择》第五章,「句号」是戴维德首先说的)。然而,虽然在高斯影响下的「公司」文章无数,今天的公司理论还是一八九○的马歇尔,加上些不可能验证的博弈理论。

其三是传统的市场理论,落笔打三更,一开始就作了一个不言自明但其实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假设:交易费用是零。一九八二年我指出其谬(阿罗与高斯皆同意)。今天我可以说得清楚一点:所有制度都是因为有交易费用而起,市场是一种制度,没有交易费用不会有市场!

上述三项都是简单而严重的错;这些简单而严重的错看来会继续下去,能不感慨乎?

不要误会,我不是说经济学没有解释力。无可置疑,这门学问的解释力了不起,但从事者要对真实世界知得多,要懂得淘汰用不着的理论,把用得着的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0 10:49:37
极力的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1 21:55:33
果然五常,常出惊人之语,常与名人为伍,常不知死活,常不知所谓,常令人哭笑不得。
张五常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可是我无论如何也不喜欢他的行事说话风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18:07:51
要懂得淘汰用不着的理论,把用得着的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句话又道理。可是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些用不着的理论有他存在的理由,不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4 12:01:14
张我还是蛮喜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