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倒下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21:00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旧金山9月10日讯】读者在看了我们的新闻之后,常常会在网站上留言。不必说,这些留言有的纯粹就是凑热闹,但其中也不乏独特的视角和难得的远见卓识。记得去年9月16日,也就是雷曼兄弟被允许破产的次日,有一条读者留言,我现在都还记得。
“这故事还没有写完。”一位匿名的读者非常严肃地表示,“事情绝对会向失控的方向发展。”
这条留言是在一篇刚刚发表的报道后面,这篇报道介绍了行业最大的一家货币市场基金宣布他们遭到了亏损的故事,货币市场基金居然会遭受亏损,这当然是大出他们自己意料之外,也出乎几乎所有投资者意料之外。
Reserve Primary Fund称,他们持有大约7.85亿美元的雷曼债务,由于雷曼的破产,这些债务现在已经变得一文不值。这一重大亏损迫使基金将每股的净值从1美元降低到97美分,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而言,这所谓跌破面值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末日般的情况。
这位评论者是正确的。事情的确开始失去控制了。在之后的四十八个小时之内,那些大机构投资者从主要投资于企业债的货币市场基金当中抽出了2000亿美元的投资,而在货币市场当中储蓄的零售投资者也撤出了相当于行业总规模4%的资金。这其实是一种在之前的岁月中并不罕见的大规模逃离,尽管我们看不到投资者排起长队的样子,因为交易现在都已经是在电子市场进行,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逃难。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所谓次级贷款危机已经蔓延全球约一年之久,为所有人所感知,但是到那时为止,危机仍然只是存在于银行的投资组合当中,尚未真正波及全球各地零售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储蓄账户和退休账户。然而,一切从那时开始改变了。即便是那些最迟钝的储蓄者和投资者也突然开始意识到,情况发生了极端糟糕的变化。这是非常可怕的转折点,而这一切很可能原本是不应该发生的。
是谁在那个充满了恐慌的周末最终拍板,做出了允许雷曼兄弟破产的决定——不必说还包括美林的强制出售?众所周知,就是当时的财政部长保尔森。在未来几十年间,保尔森当时的决定或许都将成为金融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在那个宿命的周末到来之后近一年的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询问大众是否认为这家投资银行当初应该得到救援,结果是,即便在一年之后,持两种截然相反观点的人数也近乎完全一样。
双方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有相当的说服力。问题在于,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假如雷曼没有倒下,今日的金融行业和市场又该是怎样的场面。
不过,我们倒确实知道雷曼倒下之后所发生的那些故事。
在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投资者纷纷逃离货币市场基金的行动已经酝酿成了一场谁也不曾料想到的危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恐慌,一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实质性威胁。
应该说,联邦当局在这时采取的措施还是及时而必要的。财长保尔森和联储主席伯南克在9月19日介入了,为所有货币市场存单提供了联邦担保,于是在连续两天严重失血之后,局面终于开始走向缓和。他们的这一决定已经不能再用对或错来界定了,因为这已经是他们在那时刻唯一能做的。
当然,从那时开始,所有其他的决定都会被拿来和当初允许雷曼倒下的决定来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援救,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纳税人投资华尔街——当整个系统面临崩溃之险,所有这些决定自然便有了其内在的逻辑性。
去年九月下旬的那一周,几乎所有人都在瞪大眼睛看着平地上陡然出现的深渊,看着联邦政府的迅速动作,希望能够得救——我们的积蓄几乎便被一场梦魇推进深渊,尽管这其中的关窍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太过复杂,难于索解。
当时还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但是雷曼确乎是属于那种由于太大而不能允许破产的企业。当然,雷曼还是倒下了,它所留下的遗产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引导着种种关于银行业的辩论的主题。
(本文作者:David Call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