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想一个有点天马行空的问题:如果在中国做一个公信力建设项目,并且确保有显著的效果,那这个项目至少价值百亿……

如果来个货真价实的项目,不要像现在很多上亿的项目都有很多忽悠的成分,那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人能做。这里没有专家,不需要忽悠。在中国公信力逐渐减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步丧失的情况下,恢复信任——人与人之间和人与ZF之间,是多么的重要呀。比如嘛,在电信诈骗猖獗的今天,我对陌生的省外电话,一般都不接。我知道这个做法不合理,可是没办法。再比如,我去超市买菜,食用总是不太放心,担心他们往里面加了些“作料”,还有,在单位门口的小药店买了两次假药……每次买东西,凡是需要进嘴的,我都会保留小票,以备不时之需……其实这样获得很累,如果建立良好的信任体系,恢复公信力,人和人之间能够诚恳相待,那我可以吃上放心的食品,也不会担心电信诈骗。还有中国移动等三巨头也不会坑国内人民了(今天看到一个让人生气的新闻,中国移动在香港的54元人民币套餐,流量无限,1700分钟通话,10000条短信……)

国内人民就这么贱吗?为什么中国很多企业都厚此薄彼,让国内人民享受相对昂贵而劣质的待遇呢?这样我还能安心支持国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