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4-11 17:04:20
leijy 发表于 2017-4-11 16:32
马克思理论已经证明,人类社会生产力会极大发展,远远超过需求哦!

  中国现在的房子多如 ...
我在这里用数学论证供给肯定大于需求,您说了很多马克思,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我的观点?请明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17:15: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20:16:17
leijy 发表于 2017-4-11 17:15
经济学不是数学哦!
您总是飘忽不定,不像是马克思主义的弟子。
马克思主义讲究实践检验真理,所以请你检验,检验别人也检验自己。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22:05:18
只有蠢货才拿单一的馒头,单一的个体来比喻社会的供需平衡。

如果人类的需求只有馒头,那么肯定是会使社会止步不前。可惜,在人类需求方面,生产者发明了花卷、豆包、包子、油条、油饼、面条、削面、拉面、挂面、大饼、肉饼、火烧、烧饼等等等等的面食。这些都是需求的结果。

正是需求才导致面食的花样品种。

那些把人类当成猪的蠢货看不到这些需求。看不到需求是打破平衡的关键。看不到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需求,社会必然停止。

蠢货!醒醒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1 22: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06:42:29
leijy 发表于 2017-4-11 22:16
马克思理论坚持唯物主义,但经济学理论成为科学在于严密分析哦。
最简单的证明。
对于单一的馒头,您应该相信供大于求了。即产出是y,需求是b。y>b
那么多个品种,对于每一个品种,都会出现各自的y>b.
最后的结果不就是合并的y>合并的b吗?还是供大于需。

这不就是你所想说但又证明不了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07:0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7:15:16
clm0600 发表于 2017-4-12 08:50
不是单一品种多个品种的问题,我所说的馒头,就是社会产品总量,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什么产品不是馒头?
是的,是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7:2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7:2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7:29:11
只有蠢货才认为一个卖馒头的做100个馒头,卖100个馒头就是供需平衡了。看不到消费人群,看不到需求的品种,看到竞争。


胡扯什么“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岂是你所能统计的?岂是你能说了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8:36: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9:39:37
qi509 发表于 2017-4-12 17:29
只有蠢货才认为一个卖馒头的做100个馒头,卖100个馒头就是供需平衡了。看不到消费人群,看不到需求的品种, ...
请你先定义什么是需求,什么是供给,然后再讨论。

看来我们要回到定义上去,统一了“供给”、“需求”所指,然后才可以进行辩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19:4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20:19:08
阿梁 发表于 2017-4-12 19:39
请你先定义什么是需求,什么是供给,然后再讨论。

看来我们要回到定义上去,统一了“供给”、“需求” ...
需求————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精神娱乐等等所需的一切。

供给————满足上述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21:01:44
qi509 发表于 2017-4-12 20:19
需求————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精神娱乐等等所需的一切。

供给————满足上述的需 ...
请问:
供给给需求的是不是商品?
需求是不是要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2 22:11:31
阿梁 发表于 2017-4-12 21:01
请问:
供给给需求的是不是商品?
需求是不是要购买?
你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06:51:06
qi509 发表于 2017-4-12 22:11
你说呢?
咱们辩论为的是弄清楚,不为了驳倒而发言。所以一定要直率,不要踢皮球。

我的原意很明确,供给就是卖,需求就是买。没有购买力而举债去购买时,那不是真需求。那么这时就有问题了。央行的货币一般是通过债务而投放市场,因此不可能没有债务。因此,对于供方(生产方、投资方),假设它判断社会有需要,这时,它借钱投资,这应该是允许的,因为它以后卖出商品就可以还贷。因此,供需双方是否能平衡就在这个已发生债务的基础上进行。但是对于需方(消费方,此时是纯粹的消费),需方会接受来自供方的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就是需方的购买力,它是不能消费供方的产出的。
那么,需方去借贷呢?
需方借贷,自己却不生产商品,于是非得要供方下一次支出,然后需方获得货币,才能还贷。还贷后,需方购买力会进一步下降。
这样的话,买与卖就不会平衡。

说了很多,只有做实验才能看清楚,也最有说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07: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11:25:41
龚民 发表于 2017-4-13 07:10
负债购买在逻辑上当然也是真需求。否则他为何要举债?而债主放贷也是要审查举贷者还贷能力并要有 ...
这里会牵涉到逻辑的判断,所以请指明负债购买是供方负债购买,还是需方负债购买。
论证供给与需求的大小关系,不能把举债也拉进来。但是,供方举债可以作为前提条件列入;对需方,则要讲究真实的购买力,而不能通过举债加大。否则,供需双方的大小无从判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18:15:37
阿梁 发表于 2017-4-13 06:51
咱们辩论为的是弄清楚,不为了驳倒而发言。所以一定要直率,不要踢皮球。

我的原意很明确,供给就是卖 ...
“我的原意很明确,供给就是卖,需求就是买。没有购买力而举债去购买时,那不是真需求”——————不。你又错了。无论是举债购买还是卖肾没苹果,还是抢劫偷盗来购买,都是真需求。如果不是真需求,谁能举债购买?谁能卖肾买苹果?谁能为了购买而抢劫偷盗。

说得再明白些:人类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需求。没有需求任何人是不会去生产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需求。

假设它判断社会有需要,这时,它借钱投资,这应该是允许的,因为它以后卖出商品就可以还贷。”——————这种情况要看他的可行性报告是否真实可行。如果不可行银行是不会借钱给他的。同时他还必须有担保人或用财产作抵押。




但是对于需方(消费方,此时是纯粹的消费),需方会接受来自供方的支出(成本),这个成本就是需方的购买力,它是不能消费供方的产出的。”——————奇怪了?供方的支出是什么?供方的产出又是什么?供方会用成本价销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19:31:22
qi509 发表于 2017-4-13 18:15
“我的原意很明确,供给就是卖,需求就是买。没有购买力而举债去购买时,那不是真需求”——————不。 ...
和你越说越麻烦!
如果可以用举债代表需求,那么,你所说的需求那叫“需要”。
若对于需要,则供给永远小于需要。因为人类欲壑难填。这样的话,就没有供给等于需求一说了。而是供给追求需求。
看看萨伊的话,萨伊认为:“在以产品换货币,货币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是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结束时,我们将会发觉交易的实质总是在于以一种产品来换取另一种产品。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   很明显,萨伊所说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交易来比较的,也就是买与卖。

你认为需方也可以借贷。好吧,那就进行一下实验。你会发现,最后是债务替代了剩余。剩余就是供大于求。所以才说不要把需方借贷当作真需求。
所以跟你说半天,不如检验一步来的直接。请你实验吧。别说空洞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22:18:12
阿梁 发表于 2017-4-13 19:31
和你越说越麻烦!
如果可以用举债代表需求,那么,你所说的需求那叫“需要”。
若对于需要,则供给永远 ...
萨伊可没说需求与需要有什么区别。

需求就是需求。只有你认为我说的的需求叫做“需要”?

无论是需求还是需要。它终究是以产品换货币。


萨伊说的很明白了:“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计划经济就是ZF的横加干涉,谋求供需平衡的。否则,供求永远像钟摆。一个时期供大于求,一个事情求大于供。供与求在两边摆动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22:45:46
qi509 发表于 2017-4-13 22:18
萨伊可没说需求与需要有什么区别。

需求就是需求。只有你认为我说的的需求叫做“需要”?
我和你飞了这么多唾沫,请你去试验一下,就是不肯。
那我也懒得说了。

各位看客,请用实验去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3 23:51:19
阿梁 发表于 2017-4-13 22:45
我和你飞了这么多唾沫,请你去试验一下,就是不肯。
那我也懒得说了。
我重申一遍:


萨伊说的很明白了:“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计划经济就是ZF的横加干涉,谋求供需平衡的。否则,供求永远像钟摆。一个时期供大于求,一个时期求大于供。供与求在两边摆动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5 10:23:28
qi509 发表于 2017-4-13 23:51
我重申一遍:
既然你说举债也是需求,所以供需平衡。那么请问,银行不放贷时,供需是否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5 16:35:50
clm0600 发表于 2017-4-15 12:22
“除非ZF横加干涉,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大量过剩的现象,决不会长期存在。”
---------- ...
胡扯!

试问天下:谁能考量出一个国家的总供给?谁又能考量出一个国家的总需求?都需求什么嘛?


你以为需求与供给就是你那几个馒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5 16:40:13
阿梁 发表于 2017-4-15 10:23
既然你说举债也是需求,所以供需平衡。那么请问,银行不放贷时,供需是否平衡?
没有什么平衡。

银行是不放贷还是没有贷款需求。生产者的资金不一定都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集资,增发股票等等都是资金的来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5 16:46: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5 16:56:04
龚民 发表于 2017-4-15 16:46
国家的总需求、总供给,这在国家统计部门年报中都是他们必须做的事。如钢铁、水泥供给年产量、季 ...
别拿公有制来看待私有制的自由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