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898 15
2017-04-09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对产业工人的剥削和资本的竞争性积累。它们又带来构成资本主义的两大关系——分别是资本与劳动力以及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两种关系都是对立性关系: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垂直关系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必然的敌对关系,而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水平关系是剥削者在分配他们联合从工人阶级那里攫取的利润时形成的竞争性斗争关系。
  1、马克思坚持认为阶级对立决不是资本主义次要的或者偶然的特征,而恰恰是揭示了它的本质:资本与它雇佣的劳动者是根本对立的关系,这些劳动者受经济环境所迫出卖劳动力,并在监督下进行工作。这种对立关系不会因为劳动者的工作行业或者属于白领工人还是蓝领工人而改变。

  2、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谈到资本追逐的利润来自工人的劳动。这就证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深刻的不公平基础上的:那些进行实际工作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人被迫劳动,并养活了资产阶级。后者仅由于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占有了劳动产品。

  3、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从历史的角度把资本主义与之前的以阶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做了对比:在那些社会系统中,剥削者奴役一个没有自由的劳动力阶级(奴隶或者某种没有人身自由的佃农);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没有接受雇佣的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自由的。然而,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独立性,以至于不得不在资本家的不平等协议下工作并且遭受剥削。

  4、剥削关系表明只有工人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创新的源泉:资产阶级的创新充其量是个二手货,内容也不过是利用他人的创新,改进自己雇佣的劳动力和竞争对手(这也是企业家理论的核心)。(实际上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资产阶级充其量也是多余的、有害的,它们只是保证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从而保证资本的条件,反而阻止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者的自治)

  5、资产阶级剥削理论显示了资本主义系统的的缺陷,因为资产阶级只能通过减少实际工资或者提高工人阶级的产出能力来增加利润(增加利润应作提高剩余价值率,则更准确)。这种依赖关系表明工人阶级并非只是受剥削者——他们其实也很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4-9 12:47:08
资本家之间的水平关系也很重要,原因有两点。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之间竞争性的斗争揭示了为什么剥削和积累是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经济系统的长期特征。资本主义对每一个单个资本施加压力,迫使其不断削减生产成本以保住甚至增加其市场份额。一个按照工人创造的价值发放工资的仁慈的资本家会立刻被逐出市场。原因是利润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着资本家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技术的投资。马克思称这种利用利润的再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的过程为资本积累。这是一个竞争性的过程。因为积累的欲望是外生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迫使资本家改进生产方式。其次,把资本主义看作竞争性积累的系统有助于解释它的发展轨迹。资本主义曾一度以动态性和不稳定性为特征。这些特征都源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性斗争。改进生产力的投资扩大了人类的生产能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这一点肯定了资本主义所作的贡献,但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由历史上对生产资料占有的特定形式所构成的生产模式,不应该与这种由关系决定的社会结构中生产力的增长相混淆。可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本质也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将容易使资本主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9 12:56:30
当然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帝国主义战争,就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阶级发动战争,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ZF是本国资本家的总代表,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无一例外的就是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所决定的,而且是绝对避免不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9 12:58:41
单个资本家投资于生产方法的改进,以期得到更高的回报。创新者一般都有望获得成功(至少在短期内),因为通过将生产成本降至他所在行业的平均成本以下,他既可以压低价格、增加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又可以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得到更高的单位利润。不论何种方法,创新资本家总是能将对手置于不断增强的压力之下。于是其他资本家加入创新竞赛,寻求更先进的技术。这样周而复始,带动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既然创新者的优势来自个别成本与行业成本的差额,当这种成本差别消失时,他们的额外利润(马克思称为“超额利润”,当代经济学家称为“技术租金”)也随之消失。生产力的提高一般来源于每个工人管理的厂房和设备的增加:于是获得创新的代价是加大在每个工人厂房和设备方面的投资(或者,像马克思定义的,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但是劳动力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因此,除非剥削程度(人均利润)提高,否则想从劳动力身上榨取等量利润的话,就要扩大资本规模。换句话说,利润率(利润与全部投资额的比率)下降了。单个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行为所带来的创新,一旦普遍应用于全行业时,就会导致总体利润率的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9 13:00:34
 再从整体经济来看,这种机制对应了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说它是一种趋势是因为它的发生需要某些先决条件,马克思列出了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条件:生产力的提高来自减少劳动力而不是追加资本。剥削程度的加强不足以抵消资本有机构成(生产资料投资与劳动力投资的比率)提高的影响;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的革新,这也防止了利润率的下降(因为这时每个工人操作所使用的厂房和机器的数量虽然增加了,它们的价值却减少了)。不过马克思似乎认为最重要的“反作用”来自经济危机。利润率足够大的下滑将迫使资本家停止投资并意识到经济衰退的来临。经济衰退的基本特征就是资本家要么破产,要么缩减产出和劳动力,由此导致的失业率上升又削弱了工人讨价还价的力量。那些侥幸保住工作的工人在失业大军的压力下被迫接受更低的工资、更长的工作时间还有更差的待遇,结果更加助长了资本家的剥削。同时,实力较强的资本家们可以趁机低价买断破产企业的股票,并以有利的条件吞并那些幸存的弱小企业。原有投资的价值也因此被减少。于是两种过程——剥削的增强和资本的贬值——交织在一起,提高了总利润与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上升。利润率的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会刺激投资的恢复,进而经济开始复苏,直到利润率的又一次大幅下跌并再次导致地狱般的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9 13:07:30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绝对不会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消失而是逐渐加强,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同样也有助于资本主义通过战争来毁灭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