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29小时。
昨日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共享单车究竟靠什么赚钱? http://mp.weixin.qq.com/s/HgNy7rwCH92jLE0d3eaUag
昨日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押金。从这个意义上,摩拜投放的每辆单车,都类似一个储蓄所。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4万家分支机构,3万台自动柜员机。而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成为摩拜新的战略投资者。此次合作,将会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单车产量,每年总产能预计将能超过1000万辆——而每一辆单车,都是一个移动储蓄点。
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我查阅相关材料,得知共享单车的盈利方式可能有以下四点:
1.基础业务收益,即分时租赁费用。
2.资金流的收益,即众多用户的押金可能会创造出比较大的收益。
3.后端价值开发,如APP广告、后端产品和服务等。
4.大数据的挖掘与营销,即收集和营销众多用户的行为信息。
文章主要表达第二点盈利方式,但有人持疑:共享单车企业到底能不能使用押金进行投资理财?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目前我国法律对于押金的保管和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定。除了深圳对共享单车押金制定相关条款,国内对共享单车押金的金融监管仍是盲区。而且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没有明确表明押金的具体去向。
按道理来讲,共享单车企业不能擅自将大家的押金挪作他用。但是,在监管不到位和资金去向不透明的情况下,无法确保押金一定专款专用。虽然小蓝车声称押金中的大部分钱用于客户的退款需求,其他部分用于继续生产车辆,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么一大笔资金不拿来快速生钱着实浪费!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若共享单车企业资金链断裂,众多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会面临押金无法收回的风险。那么如何维护用户权益?目前小黄车出了新的方案,与阿里的芝麻信用合作,若用户的芝麻信用高于650,可以免除押金。接下来还会出什么样的方案,我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