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
二战后
美元成为国际上能够自由进行兑换的相对稳定的唯一主要货币。
美元的国际性作用首次被正式化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货币协议下实现的。其他国家设定了相对于
美元的官方汇率,同时美国同意以中央银行要求的固定价格将
美元与
黄金挂钩。
美元充当
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其他货币不能直接兑换
黄金,只能通过
美元间接地与
黄金兑换,从而确定
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制度下,各国都以
美元代替
黄金作为清偿对外贸易和对外国际支付的手段,
美元也成为很多国家作为外汇储备和发行货币准备的基础。这种“
美元—
黄金本位”持续了30年左右直至国际金融体系进入所谓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这种体系在其存续期间断续起着作用从最初的
美元荒到大约1958年左右的
美元过剩。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的
美元信贷迫使
黄金美元本位难以持续。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wyer和Lothian认为那时候变为浮动汇率会减小
美元的作用。但是他们的观点并不正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新的自由开放市场和快速的货币兑换进一步强化了
美元的作用,促使
美元登上国际兑换交易媒介的王者之位,直至今日
美元仍继续着这种唯一性。战后
工业化经济体的快速成长创造了不断增长的
美元需求。央行发行越多的本国货币,就需要越多的
美元作为支持。
如今流通中的
美元货币有一多半都在美国之外被持有。几乎一半的美国国债都有外国人,主要是外国央行作为储备货币行持有。
美元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主要货币,是许多制成品和服务的商品结算货币。所有与美国进行交易的国家在进出口中都以
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现行货币体系仍是以“
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