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198 23
2005-11-14

中国现在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这能成功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者是由政府任命的,他们是追求政治利益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则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而所有者则是不关心国有资产的情况的,因为国有资产增值了也不会给他们带来直接好处,管理者.监督者追求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效益最大化,因而在这种体制下不会带来资源最优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4 16:20:00
  可以断定,采用产权思路的改革是不能成功的。因为产权改革不适合国有企业的基本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4 16:29:00

好处,管理者.监督者追求各不相同,但都不是效益最大化,因而在这种体制下不会带来资源最优配置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1 15:12:00
产权清晰并不能带来效率,还必须有所有权代表者对资产具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样才有内在动力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但决不能让政府对所有权代表来给其以外在动力,因为政府同样对资产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同样对所有权代表者是否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是不关心的,因此,国有资产是不可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1 17:42:00

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实行的改革既不是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原有的国有企业改革表面上是搞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再分配,企业内更是一盘散沙,权力争斗十分严重。如果不是具有行业垄断权,没有国家的财产支持,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早就破产了。

现在,国资委控制了人事权,国有企业基本上到了无可救治的地步。只等市场的开放,把这些无用的东西冲跨了为止。如果最终是一批民营企业取代了原有的国有企业,中国就会有希望;如果是跨国公司取代了这些国有企业,大家就去当亡国奴吧。

这一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认识得比经济学家清楚,这是为什么他们努力让自己先富起来,尽可能给自己开高工资。现在的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的领导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异,已经远远高过外资企业,甚至比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管与员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还要大。中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的正常工资差异在15倍左右,在职消费无法进行计算,职务越高,在职消费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1 17:47:00
不从国有企业基本特点出发,不建立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是不能成功的。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已经是一种新型企业,而产权制度则是一种旧制度,在产权的范围内改革国有企业又怎么能成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