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7-6-15 10:17 
总结一句吧:
你的思路就是,办企业的目的是积压产品,想方设法地积压产品,积压了产品之后还要更多地积 ...
1.首先,我可没说不让非企业借债,只是消费者借债也是借别人的收入,不增加购买力。
赊*销的规模在经济体中是可以忽略的,道理很简单,追帐的成本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既然你说这种现象多得很,你出去赊销个房子,赊销个车回来试试看,能赊销回来咱们再接着讨论。
现在能赊购的恐怕也就是农村村口的小卖部了,因为都是熟人,追帐成本低,即便如此,也是要定期结账的。而且小卖部不可能随意扩大规模,村里有多少需求它还是清楚的。
答:前面你说控制储蓄很小,居民借债只是把储蓄的弥补出来。我就把你当做储蓄为0. 这是你的理想状态。
现在说,居民可以借别人的债,请先说清楚,借谁的债?以免后面再补充。
赊销是很普遍的。比如现在医院里面的供货商回款一般几个月就算是快了,时间长的我见过1年半的。这就是赊销。工程欠款也类似。另外,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大到ZF不得不当作大事来抓了。欠工资,就是农民工在赊销。你居然说是可以忽略?
--------------------------------------------
2.一元利润是要消费掉啊,可是凭什么就去买次品呢?优品的供应难道会断档吗?优品有了利润只会扩大生产!一元利润又跑人家优品厂家那里去了!优品在那里放着呢,次品不降价谁要?
答:
当年来说,优品买完了,实现利润,利润分下来,只有次品可买。那么,你让这笔钱买明年的优品吗?你的逻辑里是没有剩余,那应该买什么?必须回答。
3.成本1000的手机贷5000卖5000。你把银行当白痴了?
答:只要企业多雇几个人,成本就变成5000了。银行怎么能干涉?同理,你的好手机,完全可以贷10000.卖10000. 只要价格增长幅度不太猛,社会就会大面积仿效,然后增速,最后货币失控。
¬¬¬¬¬¬¬¬¬¬¬¬¬¬¬¬¬¬¬¬¬¬¬¬¬¬¬¬¬¬¬¬¬¬¬4.你说:总结一句吧:你的思路就是,办企业的目的是积压产品,想方设法地积压产品,积压了产品之后还要更多地积压,拦都拦不住,而且必须达到数年之后!
由于这个目的就是荒谬的,不存在的偏执之见,所以你后续扯出来的东西都是根据这个荒谬的出发点去摆弄数字而已,数字又没有脑子,当然听从你的摆弄,于是你又高兴了:看,我摆弄的数字证明了我的观点!你不信可以找我的方法摆摆看!
答:不要急着总结。你的理解不正确。
我必须回答为什么企业会出现积压产品。这本不是企业的意愿。企业产品有剩余而不降价,是因为无法降价。比如,a生产煤要卖,b买走生产电,a就获得了利润;然后c买了电生产工具,b就获得利润,c生产的工具由于a、b的获利所以c就不能获利了(以a、b、c为整体来看),工具就必然有剩余。以后d、e等等,一级套以一级,剩余在不断转移。直到最后生产终产品,等待全体消费。哪一级都不会降价。库存也不多,但会累积。
然而总购买力就是所有单位支出的货币,它面对着总量上所有企业的产出。由于追求利润和有储蓄发生,所以必须有剩余而不会降价。剩余会每年出现而不断累积,直到最后,某个环节不能支撑,整体则垮掉,这时才降价。
这是社会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