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970 0
2009-09-19
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金融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动。在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救市措施后,全球经济出现回暖,据相关数据统计,重灾区华尔街道指重回8500点。我国也出现了股市回升、房地产反弹、沿海公司出现短工潮等经济复苏的现象。然而,在面对各国的夸奖和注视下,我国除了庆幸之外也是时候该思考一下,为何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金融业受到较小的创击?
首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起步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规模小。
早在17世纪乃至18世纪,意大利、荷兰、德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商人银行—投资银行的前身迅速发展扩大,到了18世纪9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业迅速崛起。随着投行的操作技巧不断提高,规模实力不断扩张,投行的业务也从融资扩展到从事贸易、承销债券以及其他金融领域。在大萧条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银行法》等规范金融市场,从而使证券市场在健全的法律下突飞猛进。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在1981年才刚刚开始萌芽,到1990年上证和深证正式成立。短暂的时间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处于初级阶段,业务范围小,资金规模小。国内资金规模最大的国泰君安的资本金还不到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1/30。所以在雷曼破产,高盛重组等大型投行遭到重击时,我国的投行并没有受到大的创伤。
其次,我国金融行业业务范围小,技术含量低,金融衍生物少。
由于发展较晚,我国的投行主要业务结构不均,主要业务一级市场承销及二级市场经济业务,且收入接近50%来自承销。金融衍生物也只是以基金为主,较美国的期权、证劵、创新业务等繁多的形式,作为巴菲特所谓“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之一的次贷引起经济震动时,尽管有些银行因购买雷曼或高盛等受到严重打击的投行的证劵而损失很多资金,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因投资少,范围窄而幸免于难。
最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过低。
由于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市场不够成熟,以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德监管,限制了我国金融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使其处于低效,高成本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过滤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
另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像内需不足,贸易顺差过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些都需要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