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官员日前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及关于增收环境税的问题,该官员指出因为现在所得税法有些调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环保部商量,希望把机动车污染防治税纳入进去。这已经取得了环保部等相关部委的同意,财政部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征收的名称和形式。此外,《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条例》也有望于明年推出。
[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在诸多的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污染由于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而日趋严重。可以说,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世界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据各地监测分析,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如北京市中心区二氧化硫浓度日超标率达10%至15%,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浓度日超标率达60%至70%,最大浓度时大气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至3倍。上海市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占总排放量56%以上,氮氟化合物占20%以上。四川机动车每年排放一氧化碳142万吨、其他有害物超过60万吨,80%的一氧化碳和90%的氮氢化合物等,均来自机动车排放。这表明,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是重中之重。
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和累积性,而各国城市市民则成为汽车尾气污染的直接受害者。1943年,在美国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后者使全市3/4的人患病。这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关报告指出,亚洲每年有53.7万人死于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全球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7个。
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当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无情吞噬石油资源的无底洞。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汽车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汽车尾气不仅对人产生危害,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气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叶片出现坏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研究证明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减产与汽车尾气的污染明显相关。汽车污染大气的同时还对周围环境形成噪声污染,交通噪声污染占整个环境噪声总量的20.1%,而车辆密集区域的噪声比例远大于此。
[对策]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责任。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一方面需要采取技术手段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税收手段等,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自觉减少排放。
首先,继续通过税收手段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为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国家出台政策,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一出,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产销量出现喜人成绩。虽然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渐消散,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减征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和延续,更好的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开征机动车污染防治税,必将促进消费者自觉选择小排量汽车并减少使用频率,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
其次,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汽车油耗。大力开发、鼓励使用小排量、低能耗的经济型汽车,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民环保意识,不购买高油耗、尾气排放量不达标的汽车,坚决不购买、制造含铅、低质汽油,不能让未达到标准的汽油流入市场。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国家将推出新的油耗法规,并将于2015年实施,相应折算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每公里161克,并且明确指出要通过努力,争取到2020年,我国汽车排放和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再次,应大力开发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新技术、新工艺,并推广实施。治理汽车尾气必须采取的措施有:强制旧车限时报废、强制推广电喷车、强制使用无铅汽油、强制安装三元催化器等强有力的举措,使汽车尾气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加快采用先进的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进行淘汰或改造。推广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汽车,并对燃气汽车进行改造,解决其存在的发动机动了性能下降、储气瓶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最后,从根本上说,还需要调整城市交通政策,大幅减少私家车数量。在许多大中城市中,汽车的数量实际已经“超载”。政府可以用宏观调控的方法提高汽车的价格,适当减少汽车的购买量,促进小型制造汽车企业的转产,把汽车的数量控制在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同时要使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迅速发展起来,向市民提倡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公务员更要以身作则,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尽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