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023 19
2005-11-21

刚开始自学曼昆的《经济学》,现在遇到点难题,请教大家。

曼昆所谓的经济十大原理中的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中的“激励”作何理解?

下面是摘录的原文有关段落: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些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利益也高了。正如你将看到的,价格对市场上——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市场——买者与卖者行为的影响对了解市场如何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决策者决不应该忘记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从而改变了行为。例如,对汽油征税,鼓励人们开小型,节油型汽车。它还鼓励人们坐公共汽车,而不是自己开车,并鼓励人们在离自己住的近的地方工作。如果税收足够大,人们就会开始驾驶电动汽车。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他们就会以他们意想民不到的效果结束。例如,考虑一下有关汽车安全的公共政策。今天所有的汽车都有安全带,但50年前并不是这样。20世纪60年代后期,拉尔夫。纳德尔的著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引起公众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国会的反应是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公司生产包括安全带在内的各种安全设备,安全带成为所有新汽车的标准设备。 安全带的法律如何影响汽车安全呢?直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人系上安全带时,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概率提高了。但是,这并不是事情的结束,因为这项法律还通过改变激励而影响了行为。相关的行为是司机开车时的速度和谨慎程度。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司机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当提高安全程度的利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例如,人们在道路有冰时会比道路干净时更缓慢而谨慎地开车,这并不奇怪。 考虑安全带法律如何改变一个司机的成本-利益计算。安全带降低了司机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换言之,安全带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利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和对道路状况的反应一样——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车祸次数。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显然有不利的影响,他们更可能发现自己遇上了车祸,但(与司机不同)没有得到增加的保护利益。 乍一看,这种关于激励与安全带的讨论似乎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但是,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在1975年的后项研究中说明了汽车安全法实际上有许多这类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但却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佩兹曼对汽车安全的分析是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一般原理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研究的许多激励要比汽车安全法的激励更为直接。没有人对汽油税高的欧洲比汽油税低的美国开车的人少感到惊讶。然而,正如安全带的例子所说明的,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公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 03:42:00
人们在新的约束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理性作出的一种选择,其目的是使效用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 18:46:00
调整自己行为使自己的达到有效率的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 19:36:00
以下是引用ddtd在2005-12-2 18:46:31的发言: 调整自己行为使自己的达到有效率的结构

同意!

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状态最佳。

比如安全带问题,有了安全带的保障,发生车祸时生还几率增大,即减小了车祸的成本,于是车速提高对驾驶者来说是更有利的,因为还可以节约的时间,这样就“激励”驾驶者开快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9:38: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2 20:42:00

激励的解释

初学者可能对于英文教材的汉语表达方式不习惯,使本来简单的概念却产生了理解上的困难,其实对于激励,简而言之,就是改变了被激励者的成本或者收益,因而产生了一个新行动的必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3 08:32:00

我也是在学《经济学原理》

也是对激励这个词不太明白

没看过英文原版

不知道曼昆用的是什么词

总觉得中文译成激励怪怪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