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39 27
2005-11-21

毫无疑问,计划经济当然不是完美的

即使我们抛开其可行性和人为因素不谈,理论上的计划经济同样有很多资源的损耗

首先,资源的配置也许可以计划,但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模式,新盈利模式,新的产业是需要摸索的。市场经济在这些过程中会有损耗,有些人称之为浪费,我不同意,因为这些“浪费”无法避免。计划经济中,也许会有专门的人才去想许多新奇的点子,但是到底哪些点子是可行的,没人能够预计,只有尝试,所有必然会有失败的情况

其次,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过程中,好像很重视反馈。既然是反馈,就说明其偏离了最优解,也就说明了损耗的必然性。何况,决策、市场反应、信息反馈、再决策都有延时作用,而且每种商品,各个产业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这就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损耗的程度

最后,总是听到计划经济要解一个包含上千种产品的方程组。现实是,可能光面包一大类就有上千种不同的商品。那么,最终要解的就不是一个上千的方程,而是上千万的方程组,甚至更大。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得出什么最优解,因为对于如此复杂的系统,量子不确定性都要产生作用了。可行的方案就是,粗化产品类别,但是每一种细分的商品,都代表了一类需求,一个盈利模式,都把社会福利抬高一步,简单地消灭细分产品,也就损耗了社会福利

补充一句,以上的分析都是在不考虑计划经济中人为因素损耗和采集海量信息可行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21 23:11:00

好像很重视反馈。既然是反馈,就说明其偏离了最优解,也就说明了损耗的必然性。

反馈是对消费市场的整体性的周期反馈,这个反馈是有受控的周期性,而不是对资源配置要素市场的反馈,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市场,也就是说没有资本市场环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1 23:14:00

最后,总是听到计划经济要解一个包含上千种产品的方程组。现实是,可能光面包一大类就有上千种不同的商品。那么,最终要解的就不是一个上千的方程,而是上千万的方程组,甚至更大

角上千元就够了,上千元的只不过是细分的某种项业中的最基础的半成品而已。而在项业内部也要编制这样的投入产出表,以控制属的厂,而在个个厂内部也要编更细的表,这样层层优化和量化。所以计划经济需要大量的经济工程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1 23:18:00

其这市场经济才是不计成本的,由于完全由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这种不理性因素就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对于整个体而言的不计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2 00:03:00
同意楼上的说法,我觉得市场经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很浪费资源,如果要形成竞争就势必在许多地方进行重复建设,只有适度的重复建安才可能有竞争,从而来进行资源的 配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2 00:08:00
我认为竞争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不能在社会各组织之间,社会各组织必须协调一体化的运动,另外是反对双轨制的计划经济的,在微观上还不如绝对的市场化有效率。计划经济本身整体上有效率,而要在微观上有效率,必须责任明确,精确量化,这时已是没有资本市场的高级计划经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