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是我比较敬重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做了很大贡献,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介绍方面。我仔仔细细读过他写的《宏观经济学纵横谈》真是一本优秀宏观经济学学习的辅导读物,把宏观经济的理论及沿革结合经济背景和事故讲出来,浅显易懂,而且文笔流畅,逻辑性强,内容全面。
另外我注意到就是他在经济理论的学习传授中一直孜孜不倦,而不向有些经济学家总事在一些政府指定的方向和短期边际利润较高的方向上指手划脚,摆出一幅高姿态。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林毅夫的“后发优势”真的没道理吗?
我觉得挺有道理呀!
难道中国的经济学家就不能得诺贝尔奖吗?
我佩服梁老,但我也佩服能提出自己东西的经济学家,有些人也许真的成了“御用文人”,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理论的层面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用经济学的凡是批驳对方的观点,不要上升到某些政治高度,毕竟经济学在马克思那里的确具有阶级性,事实上也有!
现在大学里的制度安排,很难让人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
人们只知道为功名而学,然后用管理出效益
我现在是大二的学生,正读着他的书,确实没新的东西,真对——赞无可赞,批无可批。
非常赞同2楼的观点
以前无知看了不少梁的书, 感觉就是看了几本"故事会" . 经济专业的人看他的书真是浪费时间.
他就是一个经济学"者"而已, 没有一点自己的经济思想.
还好,对小凯的评价还算客观.
梁小民乃一庸人,林毅夫老师在AER,JPE上发文的时候,他在干嘛?也敢号称经济学家?好像在《经济研究》等国内稍微高级点的刊物上都没有他的论文,就知道成天搞些“庸俗经济学”…
何谓庸俗,只要可以给民众以启迪就是好的学说,梁小民先生这方面做的不错!
同意10楼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除外,是他翻译的,很不错。可赞的!
书翻的不错,初学很有用
其他的暂且不论,单就梁老师翻译了这么多 的经济学书,为我们这些学经济的同学就是很大的帮助.
这么大的中国总该有人来做这个事的吧.
记 者:你怎么看汪丁丁。 梁小民:汪丁丁没有更多的思想,他就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说复杂。喜欢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东西都夹杂在自己的理论里,让别人看得云里雾里的。但是汪丁丁很聪明,人也不错。
就凭上面这个回答,就可见出梁先生的见识。
作为普及性的读物,梁先生的文章还是好的,只是好象不适合我们这些打算进一步了解知识的人,当我懵懂时,看些介绍性的东西,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现在就不行了,因为有更进一步的要求.
"否定这两种方法之后,梁小民发现了第三种方法:当时既没乞求船主们发善心,也没派什么官员,而是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度:政府不按上船时运送的罪犯人数付费,而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的罪犯人数付费。当按上船时人数付费时,船主拼命多装人,而且不给罪犯吃饱,把省下来的食物在澳洲卖掉再赚一笔,至于多少人能活着到澳洲与船主无关。当按实际到达澳洲的人数付费时,装多少人与船主无关,能到多少人才至关重要。这时船主就不想方设法多装人了。要多给每个人一点生存空间,要保证他们在长时间海上生活后仍能活下来,要让他们吃饱,还要配备医生,带点常用药。罪犯是船主的财源,当然不能虐待了。这种按到澳洲人数的制度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一七九三年,三艘船到达澳洲,这是第一次按从船上走下来的人数支付运费。在四百二十二个犯人中,只有一个死于途中。以后这种制度普遍实施,按到澳洲的人数和这些人的健康状况支付费用,甚至还有奖金。这样,运往澳洲罪犯的死亡率下降到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点五。"
如果这真是他的说法,他就是剽窃.这点东西来自 海闻 翻译的美国经济学家 russell roberts "invisible heart 中的一段. 这本书的地址在 http://www.invisibleheart.com/Iheart/IGuide.html
考虑到他的英语很破, 他可能是从似乎有知识 倒腾来的, 请看,http://www.cnobel.com/ReadNews.asp?NewsID=1757
独立精神,谈何容易!广大的人民群众还在为跑生活而努力!在独立与饭碗面前的选择?很难的
杨小凯曾说俄罗斯的经济将来必定超过中国,
因为中国没有**上的改革
梁小民应该算是改革开发后,中国经济学家里面的前辈吧。
梁先生最近几年写给大众读者看的通俗读物很是一般。不过他编的教材和译注还是比较好的。
正在看他的书呢,已经买了,且不只一本
经济学科普需要梁小民,经济学研究不需要散文;学术界更需要公允的评价氛围:是不是御用不应当成为评价的基本标准。陶渊明也许有骨气,但是多少让人感到一点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