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177 3
2009-09-28
经理人可以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经管类杂志。但是,不知为何,七月份却登了两篇奇怪的文章。一篇是郎咸平的“文化魔咒”。一篇是王育琨的“黄光裕的地头力偏了”。
说奇怪的原因是他们都倾向于把管理上的问题归结到其他地方去。郎咸平举的是文化劣根性的大旗。他说,中国人文化中的浮躁,投机取巧和思维僵化,导致中国企业盲目做大做强,其手法是投机取巧的收购兼并。
王育琨则把黄光裕的失败归因于“总是在成功的当下,忘了谦虚,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开始目空一切。他们只想留下更成功,更幸运的欲望,并且凭借欲望肆意膨胀。 但是,一旦失去了谦虚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自己成功的支点,也因而走向最终的没落和衰退。
先说说郎大师的一个小错误。企业做大和企业做强是两回事。大不等于强;强未必要大。我假设郎大师这里犯的只是文字错误。那至少原文应该改成“中国企业盲目做大。。。”和很多国外的企业家一样,“大”都成为了企业家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企业的目标不是规模,而是强,是viable(永远存在下去;活力)。有的行业,有的市场,为了viable,必须做大。这里做大是结果,不是原因。
其次,郎大师对一些中国企业家“盲目做大,收购兼并”的行为判断是正确的。确实他们都在这样做,王管理学家对黄光裕的个案分析也是正确的,可是这样的分析对管理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我们可以就任何管理的失败去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看看企业家的童年;查查他父母的性格;他所在文化的劣根性;是不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但是,即使我们先不论这些原因的正确性,这对管理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和帮助呢?是不是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要始终提醒自己,“记住,不要骄傲。”“记住,要摆脱浮躁,投机取巧和思维僵化”?如果骄傲会导致企业管理失败的话,为什么德国的很多“隐形冠军”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长盛不衰?德国人的骄傲可是全球闻名的。是不是我也可以写一篇:骄傲是某某成功的原因?
失败的企业里,谦虚谨慎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并不比骄傲的企业家少。成功的企业里,虽然缺少浮躁的投机取巧的老板,但骄傲的也有。当然,文化会影响性格,性格会影响行为,行为会决定成败。可是,对于管理者来说,他能选择文化和自己的性格吗?把管理上的失败归结于文化和性格,我觉得都是一种简化主义和懒惰。说的好听一点,是不愿意去认真思考和分析问题。说的难听一点,是水平太差,只好故弄玄虚。
对企业家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确和良好的管理。也就是说,要明白什么是健康和有活力的企业;明白怎样做才能出现并且保持这样的一个公司。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成功企业。他们的管理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性格。文化和性格和企业管理的成功有没有特定的关系?如果有的话,那岂不是只有某些文化出现成功的企业?某些性格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管理者?这一小撮文化,一小撮人不就慢慢地滑向希特勒说的,“天生统治世界的XXX民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8 09:33:41
很有道理,做大与做强是两回事,做大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而做强只有靠管理;这也是管理学的魅力和从事管理学科学者的真正责任所在;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贡献自己所能,否则不能称之为管理学科的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 15:59:53
任何事情的失败都可以从文化的劣根性中寻找出缘由,可这种方式终究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分析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0 10:39:41
简单地看有点像“管理无用论”与“管理万能论”的争论,也许错误到头了,真理也就出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