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1125 0
2017-06-08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其中,提供货币的一方称贷款人,受领货币的一方称借款人。借款合同又称借贷合同。

  那么在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了?下文快律给出的6大风险提醒,会在各位签订合时有很大的帮助。

  风险提示1

  借款、还款都必须注意保存好相关的书面证据。一般而言,欠条或者借条在债务人之手时,可能将被推定为该债务已经清偿。原告主张债权时,如无法提供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风险提示2

  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第三人以借款人的名义出具的借据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认,第三人又不能证明的,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借款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风险提示3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但一定要明确约定,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约定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诉讼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风险提示4

  除违约金的约定外,为了保障款项的回收,还可以就借款设置抵押。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的抵押如果涉及不动产,要到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才能对抗第三人。

  风险提示5

  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借款到期次日开始计算。到期有催讨的,从催讨次日重新计算,但须保存催讨的证据;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提出还款主张后两年内没有继续主张的,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不予支持。

  为延长诉讼时效可以用邮政“特快专递”不断寄送追款函,邮件回执单必须明确注明寄送的内容,如“要求还款1万元的函”、“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函”。

  风险提示6

  借款合同并不总是有效的,比如: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典型的例子是赌债),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

  借款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币________元,乙方同意将前述款项借给甲方,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经协商一致,达成以下条款,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市____区(县)签署本合同,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借款条款

  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币__________元,借款用途为__________。乙方同意将前述款__________项借给甲方。实际放款日为__________。借款的利息为,借款期限自放款日起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二条 违约责任

  若乙方不能按时放款,每延期一日,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元,延期超过日,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甲方未能按时还款的,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借款金额的20%作为违约金,同时还应承担乙方实现债权而发生的费用。

  第三条 争议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发生争议,双方应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本合同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条 其他事宜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有效期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甲方按约定全部归还借款本息及相关费用后终止。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每日一答

  2017.6.8

  问:在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